a0316 意外來到二沙灣砲台與碑林

瀏覽次數: 86

 以前,從基隆港前往八斗子或和平島,在經過法國公墓附近時,都會看到馬路對面有「海門天險」的標誌,我知道上面有炮台古蹟,但因不好停車,而且還須徒步上山,所以一直是過門而不入。

 不久前,來到基隆的中正公園,繞行於山路上時,在路邊忽然看到「海門天險:二沙灣礮臺」的立牌。心想砲台原來就在這附近,正可免去登山之勞累,於是停車欣然前往。

 進入後,發現是一個開闊的廣場,花木扶疏,有涼亭、草坪,感覺很清爽。路邊和花木間有好幾個以各種字體刻鏤著前人詩文的石碑,形成「二沙灣碑林」。我不知道這裡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碑林,但原本預期看到砲台的我,還是先去看跟砲台有關的三面解說牌。

 看了才知道,二沙灣砲台是國定古蹟,歷史可回溯到鴉片戰爭期間,台灣兵備道姚瑩與台灣鎮總兵達洪阿受命在附近興建八座砲台;但後來在清法戰爭中,被法軍艦砲破壞。台灣建省後,巡撫劉銘傳又請德國技師在山坡高處新建火力較強的新式砲台,有東砲台與北炮台兩處,面朝基隆港航道,1889年完工;並設有兵營與海門天險城樓。

 一張基隆港山海形勢圖標記了周遭的防禦砲台,我發現大武崙砲台、白米甕砲台、槓子寮砲台等先後都去過,就差這個二沙灣砲台。於是將妻子留在涼亭裡休息,自個沿著下坡石階前行,不久果然看到一門仿製的大砲、炮台和營房(應該是東砲台),可惜大砲面對的港口已被叢生的雜樹林遮蔽。

 再往下走,應該可以看到海門天險的城樓。但也不知多遠,天氣又熱,也不想讓妻子落單太久,就匆匆往回走。

 和妻子會合後,才注意到再往前走,就是基隆的二二八紀念公園。不過我還是對剛剛沒有細看的「二沙灣碑林」較有興趣。在細看之後,不禁產生一個疑問:碑林和砲台似乎很不搭,為什麼在這裡會出現碑林,碑上謄寫連橫(雅堂)、丘逢甲的詩文可以理解,因為他們是台灣歷史上的重要人物,但「林占梅」倒是我第一次聽到,而且還錄了他的三首詩。他是何許人?跟基隆或二沙灣砲台又有什麼關係?

 網路時代的好處是對不知道的事,上網去查馬上可以為你解惑。我查了一下才知道,因為基隆有意成為台灣的「書法之都」,所以請基隆的書法名家將台灣歷史上重要名人的詩文寫成書法,再刻在觀音石上。

 而林占梅(1821—1868)出身新竹富豪之家,不僅才華洋溢(有《潛園琴餘草》詩集傳世),且熱心公共事務,鴉片戰爭時,英軍艦隊侵犯雞籠沿海,就是他捐出巨款協助修建二沙灣砲台,隨後又捐巨款協助興建八里坌防堵牆……。

 他也喜歡四處遊歷,每到一處就會留下吟詠的詩詞,在「二沙灣碑林」裡就有他的三首詩,一首是〈泛舟雞籠〉,一首為〈金包裏橫岡遠眺〉,另一首是〈自南港到雞籠道中口號〉,均清新可喜。(我在認識林占梅不久後,到新竹城隍廟左側法蓮寺看到他所題的「大丈夫身」橫匾,就感到特別親切)。

 今天能來到二沙灣砲台和二沙灣碑林純屬意外,意外中還有著驚喜,希望往後還能不斷有這種意外的驚喜。

 (文:2024 / 9 / 29  照片:2024 / 9 / 12)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 , ,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