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0108 改變與接納的人生功課

瀏覽次數: 132

 很多人都聽過下面這段祈禱文:「主啊!請賜我以勇氣,去改變我能夠改變的事情;請賜我以寧靜,去接納我不能改變的事情;請賜我以智慧,去認識這兩者的差異。」

 的確是人生的好箴言,但它其實還有後半段:「認真地去過每一天,享受生命的每一時刻;迎接艱難,作為進入平安的途徑。按照主的方式,面對這不是我所想要的罪惡世界……。」

 整篇祈禱文是美國知名的基督教佈道家尼布爾.連厚德在一九三四年所寫,在人心惶惶的二戰期間,它不脛而走,單在美國就廣印四千萬張,據說每一個海軍士兵在出征前,手上都拿到了一張。它對焦慮不安、無所適從的人心的確具有安撫與激勵作用,也因而被稱為「寧靜之禱」。

 但我想,它對承平時代的一般人來說,同樣是很好的人生箴言。因為「改變」與「接納」原本就是每個人在人生旅途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而如何區分這兩者,然後有勇氣去改變能夠改變的事,心平氣和地接納不能改變的事,更是想讓人生臻於圓滿的必修功課。

 認真說來,在人生的旅途裡,什麼是可以改變的、什麼又是必須接納的,不只因人而異,看法也會隨著際遇與閱歷而有所不同。佛教也注意到這個問題,而且還有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

 從前有一位王子,在踏上人生旅途之前,去請教他的老師——釋迦牟尼佛:「我未來的人生之路將會是什麼樣的呢?」佛陀回答說:「你在人生之路上,將會遇到三道門,每一道門上都寫有一句話,你到時候看了自然會明白。在你走過第三道門後,我會在第三道門的那邊等你。」

 於是,王子開始踏上他的人生征途。不久,他遇到了第一道門,上面寫著:「改變世界」。他想,這正是他想要的人生目標,他發下宏願,要改變他看不慣的各種事物,讓世界更符合他的理想,而且立刻著手去進行。

 幾年之後,他遇到了第二道門,上面寫著:「改變別人」。已經有了不少人生閱歷的王子,開始覺得要改變世界太難也太不切實際了,不如縮小範圍,從改變周遭的人做起,而且應該從改變他們的觀念做起,於是他改而照這個方式去做。

 又過了幾年,他遇到了第三道門,上面寫著:「改變你自己」。這時,有了更多閱歷的他覺得要改變別人似乎也是在強人所難,他終於了解,不管想改變什麼,都應該先要求自己、從改變自己著手;所以,要求自己改變才是自己最應該做也能夠做的事。

 走過第三道門,王子見到了釋迦牟尼佛。他於是對佛陀說:「師父,我在經過人生之路上的三道門後,終於醒悟:與其要改變全世界,不如改變周遭的人;與其去改變別人,不如改變我自己。」

 佛陀聽了微微點頭,笑一笑說:「也許你現在應該往回走,再回過頭去仔細看看那三道門。」

 於是,王子又往回走。在到了第三道門時,他看到門的背面寫的是:「接納你自己」。他這才明白他在改變自己時,經常陷入苦惱,因為他發現有些事根本改變不了,與其碰得頭破血流,那不如就接納它們。在學習接納自己的缺點後,他不僅變得較為輕鬆,而且還發現自己其實也有很多優點。

 經過一段時間,他又來到以前走過的第二道門前,發現門的背面寫著:「接納別人」。他立刻醒悟,除了接納自己外,他更應該接納別人;接納別人跟自己一樣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想法和習性、優點和缺點,他不只不能奢求別人改變,更應該學習多多體諒、寬容、接納他們。

 又過一些時候,他回到原先的第一道門邊,看到門的背面寫著:「接納世界」。他終於明白,當初想要改變世界的理想無異癡人說夢,這個世界太複雜,哪裡是他一個人改變得了的,更何況很多他覺得必須改變的卻是別人認為應該保存的,雖然世界並不美好,但他應該學習以更包容的心去接納,特別是接納他無法改變的。

 這個故事雖然有點像寓言,但卻也生動地描述了很多人都有過的心路歷程:在剛踏上人生征途時雄心勃勃、充滿理想,想要改變全世界;但不久就發現這個目標太好高騖遠,而縮小目標成為想改變周遭的人,但沒多久又發現這也無法如願;最後只能轉而要求自己改變,或者了解到一切改變都要從自己做起。它代表一種成長過程:想改變或能改變的人與事越來越少,但也越實際。

 接下來,由改變轉為接納,則代表一種成熟的過程:自己、他人和世界總是有很多讓人無法滿意的地方,其中有些更是無法、不必改變的,我們只有學習寬諒,以越來越多的包容心去接納自己、他人和世界難以改變的缺失,這樣才能有寧靜與和諧的人生。

 接納,似乎顯得有點消極。讓人想起莊子所說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但如果缺乏改變的勇氣,一遇到困難就想要「安之若命」,那就真的是太消極了,我更相信心理大師榮格所說:「我們只有先接納它,然後才能改變它。」接納,絕非放棄改變,而是先放空心靈,沒有成見地去接納自己無法認同的人與事,嘗試去了解它背後的種種因由,多一點關懷與諒解,然後再思考要如何改變它,這樣不僅能化阻力為助力,提出來的改變方法也更能被接受、更可行。

 這也正是聖嚴法師所說的:「面對它、接受它、 處理它、放下它。」遇到問題不要逃避,而是要勇敢面對它;但先想到的不是要如何打敗它、改變它,而是要學習接受(納)它、了解它;然後才能找到合適的方法處理它,讓它發生改變;最後放下它、忘了它,心無罣礙地去迎接新的人生挑戰。

 所以,我給自己的人生修練文是:「心啊!請賜我以勇氣,去改變我能夠改變的事情;請賜我以寧靜,去接納我不能改變的事情;請賜我以智慧,去認識這兩者的差異;請賜我以醒悟,去體會有些事我必須先接納它,然後才能改變它。」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