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0107 在等待中,想起更多的等待

瀏覽次數: 12

 在晨間散步的回程,到麵包店買些麵包回去當早點,結果發現架上的麵包都套上了塑膠袋,顯然是昨天下午出爐的。

 「今天的麵包還沒出爐呀?」我問老闆娘。以前都是在六點多就出爐了。因經常光顧而熟識的老闆娘不好意思地說:「抱歉啦!今天機器出了點問題,大概要二十分鐘後才會出爐。」

 那就等吧!我走到對面小公園外的石椅上坐下來,悠閒地看看公園裡的樹、馬路上來來往往車子和行人。

 我現在已變得比較能耐心等待。不是因為已不必為餬口而忙碌,或年紀大了時間變多,沒有什麼重要的事可做,而是不再那麼急躁、急功近利,在生活和心態上都變得比較從容,覺得很多事根本不必那麼急,多一點耐心,等待一些時候,剛出爐的麵包嘗起來總是會比較可口。

 一九六○年代,心理學家米伽爾曾對一群幼稚園的小朋友做過如下實驗:他拿出一堆糖果,叫一個實驗同夥離開去辦點事,然後要這些四歲的小孩子做選擇:一是等待那位大哥哥回來,他們可以拿兩個糖果;一是不必等他回來,就可以立刻拿糖果,但只能拿一個糖果。

 結果,有的小孩選擇不等待,立刻享用一個糖果;有的小孩選擇等待,在得到兩個糖果前,他們必須忍耐,拒絕那垂手可得的誘惑。重點是後來的追蹤研究:

 當這些小孩進入青春期後,米伽爾又對他們做了一次情感與社會能力評估。結果發現:當年「等待型」的小孩,如今顯得較有自信,面對困難時較不輕言放棄,社會適應能力較佳。而當年「衝動型」的小孩,如今卻有三分之一容易因為挫折而喪志,遇到壓力時容易退縮或驚慌失措,也經常發脾氣。

 高中畢業時,又做一次評估,結果發現,當年「等待型」小孩的學業成績比「衝動型」的要優異許多,而大學入學考試語文與數學兩科的總分,差距更高達二一○分。當年等待實驗對成績預測的準確度是當年智力測驗的兩倍。

 這個知名的實驗告訴我們,想要預測個人可能的成就,能耐心等待的特質也許比聰明才智更重要,延遲滿足往往能帶來更大的滿足。當然,有人也許會不以為然,認為那是半個多世紀前的觀點,在競爭越來越激烈、越來越追求快速的當下,機會稍縱即逝,耐心等待往往只會錯失良機,而將成功拱手讓給捷足先登者。

 比爾.蓋茲在哈佛大學唸大二時,直覺到電腦軟體的發展極為快速,他向一起上課的好友柯萊特提議,兩人結伴退學,抓至機會去開發32Bit財務軟體。但柯萊特卻認為,他當時的人生規劃是先拿到博士學位再說,他寧可等待,所以拒絕了蓋茲的邀請。但當柯萊特拿到博士學位,想要一展身手時,蓋茲創立的微軟公司已如日中天,他的資產也達到六十五億美元,成為美國第二富豪。

 蓋茲為了抓住機會,而迫不急待地從哈佛大學退學,有人也許會覺得太過冒險,但如果他也照既定的人生規劃,按部就班慢慢來,又哪裡會有微軟公司和他後來的人生?

 但人生通常也不是這麼簡單或黑白分明的。有人因迫不及待而成功,自然就有人因迫不及待而失敗。美國小說家約翰.涂爾,從小受頗有文化素養的母親薰陶,十六歲時就創作了第一本小說《霓虹聖經》,但沒有出版商感興趣。大學畢業後,又寫了另一部小說《笨蛋聯盟》,還是沒有人想出版。在幾次碰壁後,罹患憂鬱症的他在三十二歲時自殺身亡。但他母親不死心,拿著《笨蛋聯盟》四處推銷,最後終於獲得一家出版社的青睞,不僅出版,而且出版後大獲好評,得到一九八一年的普立茲獎。可惜,不能等待的涂爾,已在十二年前提早離開人間。

 如果涂爾當年能耐心等待,那他的人生可能也會很不一樣。當然,所謂「等待」並非悠閒地坐在沙發上,等著餡餅從天上掉下來,而是要像涂爾的母親,耐心地去尋找各種可能的機會。

 在小公園等待麵包出爐的我,雜七雜八地想起這些後,忽然看到一隻不知名的昆蟲在草叢裡靜默前行,大概是在找食物吧?每種生物都各有其生存之道,少有白吃的午餐這種事,不知道這小公園裡有沒有螳螂?如果有,那牠可能也躲在某個隱密深處耐心等待牠的食物(獵物)上門吧?

 螳螂受到很多古老民族的崇拜,牠們在古埃及人的宗教儀式中具有重要地位,考古學家曾經發現螳螂的木乃伊。螳螂的英語mantis則是從古希臘語中的「先知」衍伸而來,因為古希臘人認為螳螂在耐心等待獵物時,一對前腿收攏如合十狀,像在做靜默而虔誠的祈禱。而從印度的一些部族中也能找到螳螂崇拜,這些古老的民族顯然都認為螳螂耐心而靜默地等待,是值得人類學習的一種智慧。

 生活在非洲南部卡拉哈裡沙漠中的布須曼人,直到今天依然非常崇拜螳螂,簡直把螳螂視為是「夢想中的布須曼人」;在一些古老的岩洞壁畫裡,長著螳螂腦袋的布須曼人處處可見,他們甚至認為他們跟具有超能力的螳螂來自同一祖先。布須曼人不僅視螳螂「為祖」,而且以螳螂「為師」,矮小的布須曼人是高明的獵人,能夠獵殺比他們龐大、勇猛的野獸,靠的就是從螳螂身上學到的本事:

 螳螂的頭可以全方位轉動,敏銳的找到想要的獵物,然後融入周遭環境中(甚至改變形態和顏色),耐心埋伏、一動不動地靜默等待,直到最佳時機來臨時,立刻伸出像折刀般的前腿,迅雷不及掩耳地抓住獵物。布須曼人在獵殺各種野獸時,使用的就是這種技巧。

 因為想到這些,我的雙手不自覺地收攏於胸前,而我不過是在等待新鮮的麵包出爐而已。這樣的聯想似乎顯得太小題大作了,但如果不是因為等待,我又怎麼會想起這些「等待」?

 人生其實很複雜,要不要等待可能需要視個人的情況而定。但我越來越覺得等待的確是一種智慧,或者需要智慧去等待。一般說來,我還是比較喜歡需要花點時間和耐心的等待,就像現在,二十分鐘很快就過去了,我起身,朝麵包店走去,為終於等到剛出爐的更可口麵包而滿心歡喜。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