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762 黃石公園裡的沉思者

瀏覽次數: 40

輯六 黃石公園裡的沉思者 2

  想求發展,必須先求生存,特別是在艱難的環境中。連活命都成問題,哪有發展可言?求生的能力往往是衡量一個人發展潛能的先行指標。

  有一個人,住在美國時,夏天都會帶家人到黃石公園遊玩。他女兒最喜歡餵公園裡的鴿子,但有一年,當他們舊地重遊時,卻忽然看見禁止餵鴿子的告示牌。他覺得奇怪,問管理員為什麼不能餵食?管理員告訴他,前一年冬天下了一場大雪之後,公園裡的鴿子全都死了。因為那些鴿子平時習慣人類的餵食,失去了自己覓食的能力,結果在寒冬沒人餵食,鴿子就全數遭殃,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他聽後,站在那裡悵然良久,心有戚戚焉。後來,他經常向人提起這個故事,告誡大家不能養尊處優,一定要磨練自行覓食求生的能力。

  他,就是郭台銘,鴻海精密集團、富士康科技集團的董事長。郭台銘的家境並不好,在二十四歲(一九七四)時,以母親標會的十萬元新台幣成立「鴻海塑膠企業有限公司」,從製造黑白電視機的旋鈕起家,到成為全球華人第一大科技集團的首腦,且多次名列台灣首富。他的成功,主要就是來自他高人一等的自行覓食求生的能力。

  在創業初期,郭台銘每天早上六點就出門,經常到午夜才回家。為了爭取跟客戶見上一面,可以在門外淋雨站四小時。在涉足個人電腦產業後,雖然不太懂英、日語,還是親自去開拓美、日市場,尋找客戶──搭最經濟的飛機、住最便宜的旅館、吃最廉價的漢堡,美國五十州他自己就親自跑了三十二州。

  郭台銘很自豪的一點是:「我不能說我將來一定多成功,但是我可以保證說,我一定像蟑螂一樣,在任何惡劣的環境之下,我都絕對可以生存。」他自比為「打不死的蟑螂」,卻一點也不以為意,因為蟑螂具有堅韌的生命力,不管環境多惡劣,牠都能自行覓食求生,活得比別人久。只有繼續活著,才能談到接下來要怎麼發展。

  自行覓食,代表的其實是一種積極、主動、進取的精神,不僅是生存所必須,更是發展所必須。你的覓食能力、還有覓食的範圍,決定了你人生的格局。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