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752 「萬事」不可「如意」

瀏覽次數: 202

輯五 上帝讓他變成蝴蝶 4

  「祝你心想事成,萬事如意,每次考試一百分!」也許你聽過這樣的祝福,甚至自己也希望能夠如此。但你可能沒有想過,若真的「心想事成,萬事如意,每次考試一百分」,那會是什麼情況?有一個人說「心想事成,萬事如意」的世界是地獄而非天堂,他就是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叔本華會這樣說,當然有他的道理。

  心理學家摩根做過一個實驗:他在兩個小房間裡分別裝置手桿,A房間裡的手桿每次拉動,都會出現黑猩猩喜歡的食物,屬「萬事如意」型設備;B房間裡的手桿拉動卻只偶而出現食物,譬如拉十次只有三、四次出現食物,屬「間歇性如意」型設備。然後將兩隻黑猩猩分別放進兩個房間,牠們很快發現手桿的妙用,開始時都會很有興致地去拉手桿,得到想要的食物。但過一段時間後,「萬事如意」型房裡的黑猩猩卻慢慢失去興致,拉手桿的次數越來越少;「間歇性如意」型房間裡的黑猩猩反而維持高昂的興致,還會很有耐心地去拉手桿,雖然食物只是偶而出現而已。

  這叫做「間歇性強化」。獲得報酬(食物)可以強化黑猩猩做某件事(拉手桿)的興趣和動機,「間歇性強化」則是說頻度少(只間歇出現)的報酬反而比百分之百的報酬更能強化牠們繼續做某件事的興趣和動機。黑猩猩是人類的近親,這種「間歇性強化」顯然也適用於人類,它告訴我們,如果「萬事如意」,你開始時也許會很高興,但不久就會變得意興闌珊,無聊、空虛、厭煩與苦悶將接踵而至,最後甚至會失去生存的興致、好奇和動機。這也是為什麼叔本華會認為一個「心想事成,萬事如意」──所有的慾望都能很快獲得滿足的世界,並非天堂而是地獄的原因。

  由此可知,對於「人生不如意事十有七八」這個現象,我們不僅不應該感到遺憾,甚至還要心存感激才對。正因為人生有這麼多不如意的事,才能使那些偶而出現的如意顯得特別珍貴,讓我們感到特別高興,並對可能更美好的未來充滿期待。「心想事成,萬事如意」只是個不切實際的空想,說說就好,不必當真。如果你想對人生依然懷抱夢想和熱情,還想繼續保有生活的興致、好奇、衝勁和動機,那麼,「偶而如意」或「間歇性考個一百分」才是你真正需要的。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