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三 像大黃蜂般飛行 11
二○一二年中,全世界都在瘋「林來瘋」,各媒體紛紛報導跟林書豪相關的訊息。成功絕非偶然,林書豪之所以能夠在NBA球場上叱吒風雲,他的成長與奮鬥歷程能帶給我們很多啟迪,如何看待「機會」就是一個很好的項目。
如果不是林書豪的父親是NBA球迷,他可能不會有喜歡上籃球的機會;如果不是哈佛大學校隊的教練中意他,他也不會有進入哈佛的機會;如果不是勇士隊跟他簽約,他也不會有打進NBA的機會;如果不是尼克隊好手掛彩,他也不會有臨時上場挑大樑而展現爆發力的機會。但就像愛因斯坦所說:「在困難的途中,躺著機會。」對林書豪來說,這些機會並非天上掉下來的餡餅,而更像是漫漫長夜中乍現的微光。
事實上,林書豪一直不太得志,身為一個身材不算高大的亞州人,在球場上原本就會遭受更多的壓力與冷眼;高中畢業時,他的「第一志願」是史丹福大學的校隊,因為希望落空,才退而求其次到哈佛大學的。大學畢業,他的「第一志願」是洛杉磯湖人隊,但同樣因希望落空,才去勇士隊的。雖然如願以償地打進NBA,但卻長時間在場外坐冷板凳,後來又先後被轉出到火箭隊、尼克隊,但同樣是替補球員。在無數個日子裡,他為「連證明自己身手的機會都沒有」而暗自飲泣。
但各種不利的條件都無法阻擋他對籃球的熱愛和苦練,他父親從小就制定了嚴格的家庭訓練制度:「每週訓練三次,每次90分鐘,風雨無阻」;而他在成名後受訪時更表示,即使坐冷板凳,他也是「持續練習,把該加強的地方加強,只要有機會,連一天也不能浪費,不管他身在何處,只想確認自己不斷地在改進球技」。巴斯德說:「機會只眷顧有準備的心靈。」就是這樣持續不斷的準備,讓林書豪在機會來臨時,立刻抓住它,展現他積累很久的潛能,盡情揮灑,結果一炮而紅。
隨後,林書豪離開讓他成名的尼克隊,轉而投效以前冷落他的火箭隊,似乎讓某些人感到遺憾。其實,林書豪當初如果拘泥或受制於原本的目標與經驗,譬如非讀史丹福大學與非加入洛杉磯湖人隊不可,對別的機會都棄之如敝屣,無法突破與改變,那只能原地踏步,也就沒有今天的林書豪了。所以,「機會也只眷顧無所羈絆的心靈」,當另一種機會來臨時,我們同樣要無所顧慮地抓住它。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