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三 像大黃蜂般飛行 10
讀書是我們獲得知識、開拓眼界、陶冶性情的最佳途徑,但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對書上所說的,我們不能囫圇吞棗、全盤接受,而應該加上自己的一些思考,必要時還須對自己有疑問的地方做進一步的驗證,如此得到的才是真學問。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唐朝張繼的這首《楓橋夜泊》膾炙人口,傳誦千年。但你在讚賞、背誦之餘,是否曾經花過一點腦力加以思考呢?是否看出詩中有什麼奇怪的地方嗎?
宋朝時,就有人對「夜半鐘聲到客船」這句提出了質疑:「夜半」不是大家都在歇息的時候嗎?寺廟怎麼還會「敲鐘」擾人清夢?寺廟通常是在清晨敲鐘、黃昏擊鼓,也就是所謂的「暮鼓晨鐘」。所以,張繼的詩雖然很優美,但卻是脫離現實的文人想像。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在《六一詩話》裡對此表示贊同,認為寺廟在三更半夜敲鐘是「荒唐」的。但後來有人告訴他,唐朝時很多寺廟都是在半夜敲鐘的,而寒山寺的「夜半鐘聲」更是有名,即使到了宋朝,寒山寺依然保存半夜敲鐘的舊習。在被指正後,歐陽修即公開承認自己的錯誤,在不了解唐朝寺廟的規矩,也沒有親自到蘇州查證的情況下,就「想當然爾」地附和別人的意見,他對自己的這種「自以為是」深感慚愧。
李漁是清代著名的戲曲理論家與作家,自幼即聰明好學,他說他小時候在私塾讀《孟子》,老師對「雖褐寬博」一詞的解釋是:「褐」是窮人所穿的衣服,「寬博」是「又肥又大」。李漁當時就覺得奇怪,窮人為了節省布料,衣服不是應該「又瘦又短」才對嗎?他向老師提出疑問,老師卻要他照這樣「背」就好。這個疑問在他心中藏了多年,直到後來走遍大江南北,聽說北方山區的窮苦百姓有穿褐衣的習慣,他於是好奇前往探個究竟,讓他吃驚的是當地居民穿的褐衣果然是「又肥又大」,看起來很不合身。他不解地問一個老人,老人說:「這沒有什麼好奇怪的。我們生活艱苦,只有一件衣服,白天裹身,晚上當棉被,如果不肥大些,哪能蓋住全身呢?」李漁一聽,茅塞頓開,也為能解答他多年的疑問感到高興。
歐陽修和李漁的故事告訴我們,在讀書和學習的過程中,經由不斷地思考、疑問、驗證與糾正錯誤,不只能滿足你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更能讓你獲得更扎實的學問與見解。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