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732 自己做一把尺

瀏覽次數: 3

  雖然每個人的人生不盡相同,但大部分人過的卻都是人云亦云的人生。你的看法,幾乎都是來自別人的說法;你的做法,大部分也都是聽從別人的經驗。

  有一個人,出身江南書香門第,抗戰期間就讀西南聯大物理系,在二十歲時(一九四六年)赴美留學,進入芝加哥大學,有幸成為一個大師級物理學家門下的研究生。他的指導教授每週都會用半天時間跟他討論問題,每次都是教授問問題,而由他回答。有一次,教授問他太陽中心的溫度是多少?他回答大概是一千萬攝氏絕對溫度;教授又問他是怎麼知道的?他說是從文獻上看來的。教授轉而問他自己有沒有計算過?他回答沒有,因為那個計算很複雜。教授於是嚴肅地對他說要做一個科學研究者,一定要自己去思考和計算,不能這樣輕易就接受別人的結論。

  指導教授希望他能找出一個方法,自己計算看看。他說方法是有,但需要先有一個大計算尺。當時,這位教授正在做另一個很重要的物理實驗,但為了指導他,而暫時放下手邊的實驗,和他—起做計算尺。不久,全世界唯—專門用來做大計算的計算尺大功告成,而他也用這個計算尺,自己用新方法計算出太陽中心的溫度。

  他,就是李政道。二十四歲獲得芝大的物理博士學位,三十一歲與楊振寧同獲一九五七年的諾貝爾物理獎。而當年指導他的教授就是赫赫有名的恩里科‧費米,一九三八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李政道後來在上海交通大學演講時,特別提起這件往事,他說費米教授對他的指導讓他一生受益無窮,不僅啟發了他對科學研究的興趣,往後在自己的研究及對學生的教導上,都秉持自己動手做、自己找答案的原則;連在做人處世方面,也不再人云亦云,輕易接受別人的看法,而是要獨立思考,自己有自己的觀點。

  所謂「獨立思考」,並不是什麼都要與別人有不同的見解,都要跟別人唱反調。事實上,李政道的研究也沒有推翻前人對太陽中心溫度的說法,但那卻是他用自己的方法求得的,對他就顯得特別珍貴與值得信賴。科學研究如此,在做人做事方面也是如此,你需要擁有「自己的一把尺」。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