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為生病而請假在家休養了一個月,大部分的時間都躺在床上胡思亂想,想到自己、想到將來、想到恢復健康後將如何改善自己……。
一個原本又會讀書、又參加網球校隊、學校樂團的活躍學生,在高一的時候,卻因為過度勞累而病倒了,結果請假在家休養了一個月。想不到這「沒有上學」的一個月竟成了他人生的轉捩點。
在這段日子裡,他大部分的時間都無所事事,躺在床上胡思亂想,「想到自己、想到將來、想到國家、社會以及周圍的一切一切,想到如果今後我能再和一般人一樣地健康、活潑、為所欲為,我將如何改善自己?又將如何彌補失去歲月的空虛以及把握自己未來的明天?想著想著,我得到了許多新的領悟,使我對生活的態度一反往日的嬉樂而日趨認真。」
而大約就在這段期間,他讀了《居禮夫人傳》,也曾因過度勞累而暈倒的居禮夫人最後成了對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居禮夫人勤勞不懈、熱愛生命的高貴情操和理想主義,成了照亮他生命前程的一盞明燈,他立下心願,在病好後要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要成為像居禮夫人一樣竭盡己力、救國淑世的科學家。
他就是李遠哲。高中畢業後,放棄眾人夢寐以求的「保送台大醫科」,而選擇台大化工,後來又轉到研究氣氛濃厚的化學系,最後終於像居禮夫人一樣,在一九八六年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李遠哲後來說:「我相信自己對周遭事物之所以感受特別深刻,與那段(高一時在家養病)蟄伏時光有非常大的關聯。」很顯然,在病後康復重回校園後,他比以前「成熟」多了。成熟需要歷練,生一場重病就是難得的歷練,但並非人人都有這種「機會」,平順的生活反而讓很多青少年任意揮霍如春花綻放的生命,不懂得珍惜青春時光。
你只能年輕一次,但你可以永遠不成熟。如果你不想在失去青春、健康和自由後,才知道它們的可貴,後悔沒有好好珍惜它們,那除了分享李遠哲的心得外,也許可以每天醒來就默誦英國文學家約翰生的這句話:「一大早就知道有人要被上吊,對集中注意力有莫大的功效。」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