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信裡說:「 假如有朝一日我擺脫了沒沒無聞的境遇而名揚天下,那麼這一切全是為了她……。」
一個十七歲的青年,因為朋友的邀約,而到一位銀行經理的家中作客。第一次上門,他就立刻被銀行經理女兒瑪莉亞的風采所吸引,為了親近佳人,他以後即經常去串門子,而瑪莉亞對他似乎也有愛意,這讓他更加神魂顛倒。
高貴的瑪莉亞讓他自慚形穢,因為他當時只是法院裡一名卑微的速記員,為了「配得上她」,或在他偉大的夢想中希望將來能給她一個「安樂窩」,他決定改變自己低下的社會地位,賦予自己一個新的人生目標,於是他以無比的熱情到圖書館勤奮閱讀,並在報社謀得一份記者的工作。
每當他在深夜兩、三點離開報社時,他總是會彎個路到隆巴德街,看著其中睡著瑪莉亞的那棟房子,心中湧現各種遐想。他寫了好幾封給瑪莉亞母親想向她女兒求婚的信,其中有一封說:「假如有朝一日我擺脫了沒沒無聞的境遇而名揚天下,那麼這一切全是為了她;假如有朝一日我能攅聚黃金萬兩,那也只不過是為了把它們奉獻在她腳下。」但所有的信都被他撕掉了,他一封也不敢寄出。
這個癡情的青年名叫查爾斯‧狄更斯,後來他終於鼓足勇氣向瑪莉亞傾訴衷腸,但得到的卻是「當頭一棒」。在一番痛苦的掙扎後,他把心思專注於記者的工作,然後開始在報紙寫隨筆,進而發表小說,他所寫的《塊肉餘生錄》(又名《大衛‧考伯菲爾》)、《雙城記》等都是不朽傑作。雖然沒有贏得瑪莉亞的芳心,但他卻「收之桑榆」,因為愛情的激勵而出人頭地、名揚天下。
在狄更斯成名後,瑪莉亞又和他聯絡上了,雖然時過境遷,兩人已無法重燃愛苗,但狄更斯仍充滿懷念地在信中告訴她:「在我一生中最天真、最熱情、最無私的歲月裡,妳一直是我的太陽。……我一直確信不疑地認為,當年我在為改變自己的貧窮和沒沒無聞的處境而奮鬥的時候,有一個想法一直給我力量,那就是我對妳的愛和思念。」
青春期的戀情並不見得會有結果,但它最唯美、最讓人懷念的部分,就像智利詩人聶魯達的詩:「我說愛,世界便群鴿起舞。」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