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 1
樂觀的人,在每一次憂患中都看到一個機會。 ──普拉斯
大家都知道,諾貝爾因一心想發明更好的炸藥,而在實驗過程中,發生工廠被炸毀、親人喪生的不幸事件。
在工廠被炸後,瑞典政府禁止他重建。但諾貝爾不死心,改到湖上的一艘駁船上繼續他的實驗(萬一再發生意外,傷害波及的範圍會比較小)。
有一次,他在運送硝化甘油時,油桶還未裝上船,不知怎麼一回事,油桶的底部居然「破了個洞」,在搬運時,硝化甘油全都流到沙灘上了。
「真倒楣!」諾貝爾看著空空的油桶,像多數遇到這種情況的人般咒罵一聲。
但他並沒有因此而「看破」,反而產生「突破」的想法:
「既然硝化甘油能作炸藥,那沾滿硝化甘油的沙子會不會爆炸呢?」
他將這些沾滿硝化甘油的沙子帶回去做實驗。結果發現,它們居然也會爆炸,而且效果比原先的更好,更穩定。
經過數次實驗,他終於用硝化甘油和乾燥矽藻土的混合物,製造出不僅威力強大,而且可以安全運送的黃色炸藥。
破而後能立。這就是諾貝爾發明黃色炸藥的靈感來源──來自一個「破了洞」的油桶。
「透過同一個窗口,有人看到地上的污泥,有人看到天上的星辰。」重要的不是「洞」,而是能因此產生什麼「洞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