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根脆弱的蘆葦,但卻是會思考的蘆葦。」
坐在樹下休息的蘇三,看著前方溪邊,在風中俯仰飄盪的蘆葦,不禁唸起了這句他喜歡的名言。
「這句話如果改為:人是柔軟的塑膠,但卻是會思考的塑膠。你以為如何?」與他同行的一個自然主義素食者問。
蘇三覺得詩意盡失。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人和蘆葦都是自然的一部分,而塑膠卻不屬於自然。以前有人說:『生公說法,頑石點頭』,如果改成『生公說法,汽車點頭』,也會完全不對勁,道理一樣,石頭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汽車不是。」素食者解釋說。
在旅行中,蘇三已慢慢瞭解,我們只有回歸自然,或多親近自然,才能有和諧而圓滿的生命。
「讓我們赤腳走路吧!鞋子也不是自然的一部份。」啟程前,素食者說。
於是他們脫下鞋子和襪子,放到行囊裡,用自然的腳踩在自然的大地上前進。
開始時,蘇三大部分的心思都放在腳底的感受上,他有點生疏,甚至有點痛楚,但慢慢的,就有了不一樣的感受。不是麻木,也不是穿鞋子時的渾然無覺,而是一種類似親吻的愉快感覺,他那敏感的腳底不斷地吮舔草地、土壤、砂粒、石塊、腐爛的樹葉和濕軟的泥沼,提供他不同的觸感和溫度感。
「只有赤腳走路,你才能深刻地感受這個世界,覺得自己是自然界中的一員。」素食者說。
他們就這樣走走停停,走過兩個村莊,三座橋樑,傍晚時分來到一家旅店。旅店主人看他們赤著腳,露出奇怪的笑容。
進了房間,素食者提來一桶熱水,兩人對坐著將四隻勞累的腳泡在熱水裡,有一種苦盡甘來的舒暢滋味。
然後,素食者伸出手,開始默默地為蘇三洗腳;蘇三有點驚訝,想縮回他的腳,但素食者是那麼地自然,於是他也感動得開始默默地為素食者洗腳。
洗完了腳,擦拭乾淨後,他們又彼此按摩對方的腳,按摩每一塊肌肉,每一個骨節,每一根腳趾,像森林裡互相理毛的猴子。
最後,素食者說:「今天,我們有了特殊的感受。」
蘇三說:「是的,自然而又愉快的感受。」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