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花之鄉盛產鋼鐵與鮮花,這是外地人都知道的。但只有當地人才知道,他們其實也盛產白鶴與蟒蛇。
「我可以幫你照張相嗎?」
當蘇三在街上徘徊時,一個手拿相機,自稱是攝影師的男子上前向他搭訕。
蘇三無可無不可。於是,站在一間鐵工廠和一家花藝店之間,攝影師為蘇三拍了幾張照,然後邀請蘇三到他的工作室,等沖洗完照片,好送給他當留念。
來到攝影師的工作室,蘇三立刻被工作室左右兩邊的牆壁所吸引。牆上貼滿了大小不一的照片,都是人頭照,有男有女,有彩色有黑白,琳瑯滿目。
「這些都是你照的?」蘇三問。
「是的,我喜歡收集各種人的臉。」攝影師說:「不好意思,你也成了我的收集品。」
蘇三看著那些人像,很快發現右邊牆上貼的都是面露笑容的人像,而左邊貼的則都是一臉哀傷、皺眉的人像,互相輝映,形成一種奇怪的對比。
攝影師站在兩面牆的中間,向蘇三解釋說:「這些照片提醒我,人生有歡樂也有悲傷,我們不能只看到其中一面,而忽略另一面的存在。」
蘇三注意到他的立架式攝影機就擺在兩面牆的中間。
「那你是站在歡笑和悲傷中間,不悲也不笑?」蘇三問。
「我的這部攝影機其實是偏向右邊五公分的,」攝影師露出一個可愛的笑容,說:「而且如果你仔細去數,你會發現右邊牆上微笑的照片比左邊牆上悲傷的照片多出一張。這就是我的選擇,我選擇站在微笑這邊,我選擇快樂。」
蘇三忽然覺得自己剛剛在街上拍照時,表情似乎太嚴肅了。
在等候照片時,攝影師向蘇三介紹他們這座城市:
「我們生產鮮花和鋼鐵,兩者都是市民生計的來源,但我們總是注意讓鮮花的產量要高於鋼鐵一些。郊區的白鶴與蟒蛇也都是市民的朋友,但我們也關心在天上飛的能比在地上爬的多一些。」
這顯然也是一種選擇。
照片洗出來了,攝影師端詳良久,說:
「你做了艱難的選擇,如果你選擇微笑,你只需用到臉部的七條肌肉,但你似乎用了三四十條呢!」
蘇三接過照片。果然,不僅嚴肅,還稍微皺著眉頭。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