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400 序 在沉重與輕盈間飛翔

瀏覽次數: 9

  歌德曾說:「理論是灰色的,但樹木卻永遠青翠」,套用這個語法,我們可以說:「觀念是沈悶的,但故事卻永遠動聽」。本書是想透過一些故事,來傳達一個渴望在人間飛翔的年輕人,在追尋的過程中,所獲得的一些觀念。

  寫完這本書時,才想起我大學時代經常一個人四處漂泊,先是穿梭在台北的大街小巷,逐漸彳亍於板橋、淡水、新店,然後遊蕩到基隆、桃園、礁溪,並非郊遊,也不像旅行,而是這邊看看,那邊走走,似乎在尋找某種不確定之物,或者期待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奇遇,能掉進一些風風雨雨的故事裡。

  當時,曾寫了一些不像小說的東西,主角的名字就叫做蘇三。本書主角的名字,在寫作過程中幾經更迭,最後終於也變成了蘇三。他也在四處遊蕩,也在尋找某些東西;他也有些奇遇,也掉進一些故事裡。但這個蘇三就是昔日的那個蘇三嗎?

  顯然不是。昔日的那個蘇三喜歡沈重、喜歡孤獨、喜歡黑暗、喜歡廢墟,他耽溺在自造的迷霧中,追尋虛無飄渺的超俗哲學和至高真理。現在這個蘇三則渴望輕盈、希冀溫暖、渴望光明、希冀豐饒,他的重新出發,是要去吹散惱人的厚重迷霧,尋找在人間飛翔的知識和技巧。

  從某個角度來看,這個蘇三似乎比昔日那個蘇三「世俗」了許多,它多少代表了我心境的改變。不過,用佛家的話來說,他是「既非同一個蘇三,亦非另一個蘇三」,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這樣不斷在追尋和變化的「蘇三」吧?

  對我來說,本書中的蘇三還有字裡行間所透露的訊息,要比以前「簡單」了許多,也「平凡」了許多,那是因為我現在覺得生命並沒有我原先想像的那樣「複雜」和「深奧」。對有了年紀的人而言,這些也許只是遲來的平凡真理;但對剛要踏上人生征途的年輕人來說,那可能就是老馬的識途之言了。

  所謂「心靈之旅」,意謂著這個蘇三只是在我的腦海中旅行而已。習慣將閱讀當作另一種旅行的我,在為蘇三安排他所遭遇到的人和事時,很多固然是來自個人的想像,但也有一些是由個人過去所閱讀的古今中外的故事加油添醋而成,因為行文的關係,我在正文裡並未說明原典出處,只能在這裡做個籠統的交代,還請高明察諒。

  希望閱讀本書,也能成為讀者一趟輕盈而愉悅的心靈之旅。

                                                                                      王溢嘉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