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367 快樂的魔法師

瀏覽次數: 43

山集 海內存知己 10

M:

  從前,有一位年輕的王子,靠著父王的鍾愛和權力,想要得到什麼就能得到什麼,沒有一種欲望不能獲得滿足。但他卻經常愁眉苦臉,悶悶不樂。國王為此而擔憂。

  有一天,一位魔法師走進王宮,對國王說他有辦法讓王子快樂,使愁顏變成笑臉。國王聽了很高興,答應只要魔法師辦到,他願意給他任何獎賞。魔法師於是將王子帶進一間密室中,用白色的粉末在一張白紙上塗抹,然後要王子在黑暗中點燃蠟燭,白紙將會顯現神明給他的指示。說完後,魔法師就走了。

  王子遵照魔法師的指示去做。在燭光的映照下,原來看不見的白色字跡忽然變成美麗的綠色,清楚地呈現:「每天為別人做一件善事」幾個字。這就是神明給他的指示,他依指示去做,不久,就成為全國最快樂的少年。

  神明的指示似乎只是在重彈「日行一善」、「助人為快樂之本」這樣的老調,了無新意。不過這個故事的重點是在「魔法」,如果是由尋常人、國王、甚至魔法師的口中說出同樣的話,那王子可能把它當作耳邊風,根本不會確實去做。而真正的「魔法」是,你若確實每天去幫助別人,你就會真的「變」快樂,就像白紙映照燭光,「變」出美麗的字跡般。

  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不管是親戚、朋友、同學或陌生人,多的是我們可以幫助或需要我們關懷的人和事,但我們卻甚少付出關懷、給予幫助,因為我們總是先入為主地認為,這對自己沒有什麼「幫助」。其實,關懷和幫助別人會讓自己獲益良多,而最大的好處就是讓自己快樂。

  如果你捐過血,你就能體會其中的奧祕。很多捐血人都是常客,每隔一段時間就主動去捐血,甚至有點「上癮」。為什麼會如此呢?因為每次捐完血,他們的心中就會充滿快樂。他們是對快樂、而不是捐血「上癮」。

  一個捐血人之所以快樂,因為他只「給予」而不求「回報」。血當然是給需要的人,但他們卻不知道自己的血幫助了什麼人,當然也不會期望對方的回報。  這才是真正的「給予」,也是真正的「助人」。只有如此單純的給予和助人,才能讓我們產生真正的快樂。

  關懷和幫助別人需像捐血一般,不必預求回報,也不必擔心自己會有什麼損失。我們雖然捐出部份的血,但自己的身體卻能製造出更多的血,反而使自己的生命獲得更新,變得更清新。我們因付出而變得更豐饒。

  托爾斯泰曾說:「我們因受某人幫助而愛他,遠不如我們因幫助某人而愛他。」當有人關心我們、幫助我們時,我們當然會因此而喜歡對方、愛對方;但如果你能主動關懷、幫助其他人,你也會因此而變得喜歡、愛對方,而這是更深邃、也更值得珍惜與開發的喜歡和愛。

  你如果不相信,不妨試試看。

W上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