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 9

玻璃廠的女工和大公司的女秘書,在改變工作型態後,都有了較佳的表現。
美國的柯林玻璃工廠,由女工製造一種電熱板。她們本來是在生產線上,每人只完成電熱板的一小部分,即傳給下一個人,這是種看來輕鬆但卻相當枯燥的工作,結果電熱板的品質和產量都不盡理想。
後來,柯林公司聽從專家的建議,調整了工作型態,改由每個人需完成整個的電熱板,而且自己檢查有無瑕疵。女工還可以自己擬定自己的工作流程進度,自行做品質控制。乍看之下,這是相當違反現代工業「分工與效率」原則的,但在這種方法施行六個月後,產品的不合格率從廿三%降到一%,缺勤率從八%降到一%,而且產量幾乎增加了一倍。
美國權威的工作心理專家海茲柏格教授,也曾提出下面這個發人深省的實例:有一家大公司請了幾位女秘書專門回答股東的來信。以前回答這些來信都需依循既定標準格式,在打好字後還需呈送上司覆閱,簽字後才能寄出。但後來公司改變這種作業方式,要秘書們對其回信內容的正確與品質自行負責,並鼓勵她們以自己的方式來回信,信打好後,女秘書自行簽名即可投郵。而且每位女秘書專精於公司的一項資料,她可以幫忙其他同事回答棘手的信件。半年之後,這些付予高度責任的女秘書比起對照組(仍依原來方式工作的秘書)有較好的表現,覺得工作較愉快,也較少缺勤。
玻璃工廠的女工和大公司的女秘書,為什麼在改變工作型態後會有較佳的表現?理由很簡單,因為她們想自己從頭到尾做好一件工作,能對自己的工作負起完全的責任。
只有對工作負責,我們才能有成就感。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