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愛情撞擊出的火花 12
情人彼此擁抱,擁抱的是各自的欲望和夢想。
林徽因是民國初年的才女兼美女,風華絕代。眾所周知,浪漫詩人徐志摩曾將經熱烈追求過她,但林徽因最後卻選擇了穩重踏實的梁思成。在事隔多年後,林徽因告訴自己的兒子梁從誡說:「徐志摩當時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像出來的林徽因,可我其實並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樣一個人。」言下之意是徐志摩愛的不是「真正的她」,而是他自己的想像。
其實,這不是浪漫詩人的專利,幾乎每個墜入愛河的人都會如此,因為愛情使得每個人都變成了「詩人」,像長了翅膀的邱比特一樣,飛翔在想像的國度裡。在想象的國度裡,愛情和愛人總比真實的情況來得美好,朱光潛曾從美學的觀點對此做了精辟的說明:「你在理想中先醞釀成一個盡善盡美的女子,然後把她外射到你的愛人身上去,所以你的愛人不過是寄托精靈的軀骸。你只見到精靈,所以覺得無瑕可指;旁人冷眼旁觀,只見到軀骸,所以往往詫異道,『他愛上她,真是有些奇怪。』一言以蔽之,戀愛中的對象是已經藝朮化過的自然。」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愛的其實是我們幻想中的倩影,是我們自己夢想和欲望的投影。情人彼此擁抱,但擁抱的不是對方,而是各自的欲望和夢想。這也是為什麼有人會說「愛情是情人間的面紗」、甚至「愛情是盲目」的原因。因為只有隔著一層面紗朦朦朧朧的,甚至閉上眼睛,情人才能陶醉在自己想像的國度裡。就像心理治療學家托馬斯‧摩爾說的:「浪漫愛不只是必要的幻覺,而且是求之不得的欺騙」。
但這種幻想或欺騙不可能持久,終有清醒過來的一天。那些在想像的國度裡飛翔得越高的人,將會跌得越重,對愛情和愛人的失望也會越厲害。梁思成對林徽因當然也有想像,但顯然不像徐志摩那樣豐富和美好;雖然詩意不足,卻可能是比較理想的清醒共度人生的對象。而且,被對方想像得太美好,對自己其實是一種沉重的壓力,因為你必須花很大的代價才能永遠維持那個虛幻的美好形象,到頭來不是你繼續痛苦,就是他夢幻破滅。
所以,還是不要讓對方對自己有太多想像。如果對方堅持他的想像,那就保持距離,讓他繼續那美好的想像吧!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