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篇 人生舞台上的過招 16
在賭桌上,男人和女人有不同的偏愛與考慮。
俄國小說家杜思妥也夫斯基沉迷於賭博,他還寫了一本小說《賭徒》,小說中的主角幾乎就是他個人的寫照。宋朝女詞人李清照也很喜歡賭博,她也寫了〈打馬賦〉和〈打馬圖經〉兩篇文章,暢談她對賭博的痴迷和觀點。
如果我們能推倒時空藩籬,來一場「文化與性別的博奕」,讓李清照和杜思妥也夫斯基賭一把,那應該是很有趣的一件事。但問題是要賭什麼呢?雖然多數的人類社會都有賭博這種活動,形式卻會隨文化與時代而有很大的不同,而且男女喜歡的類別也不一樣。根據近來的研究,越具有冒險性格的人就越喜歡賭博;近乎沉迷的病態性賭徒有80%是男性。在類別方面,一般說來,男性較喜歡梭哈、賽馬、21點等賭博,而女性則較喜歡彩劵(樂透)、賓果、吃角子老虎等。前者需要理性分析和膽識,這似乎表示男性賭徒想以「精湛的技巧」獲勝;而後者則主要靠機率和運氣,它多少表示女性賭徒想以「神秘的力量」獲勝。
杜思妥也夫斯基對賭博的沉迷已達到病態的程度,他想藉賭博來還債,結果欠下更多的債,曾在德國威斯巴登輸光所有預支的稿費,也多次跪在妻子面前發誓戒賭,但就是戒不掉。杜氏所沉迷的,正是《賭徒》裡的主角最喜歡的輪盤賭,它的勝算主要來自機率和運氣;小說裡的主角分析賭徒性格,知道要當贏家就應該保持理性,但一上了賭桌,卻聽憑直覺、預感和激情去押注,事後還譏嘲那些喜歡將所有風險都計算清楚的賭客。這多少就是杜氏個人賭博觀的投射。
李清照雖然也愛賭,不過比較屬於娛樂和社交性質。她熟悉當時民間各種形式的賭博,而最喜歡的則是「打馬」中的「依經馬」,它有繁復的規則,博戲過程需要一再「動腦筋」,但也靠擲骰子來決定步驟,所以也有些機率和運氣的成分。不過李清照說她幾乎是每賭必贏,顯然她主要是靠「精湛的技巧」取勝的,而且對此還頗為自負。
也許李清照無法和杜思妥也夫斯基真正賭一把,但就在想替他們「安排」賭局的前置作業想像裡,我們看到了兩性在賭博活動裡的可能差異,也發現了杜思妥也夫斯基這個男賭徒的女性氣質,還有李清照這個女賭徒的男性氣質。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