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篇 再度認識男人 19
連印度聖雄甘地都打老婆,更何況其它?
美國知名的政治評論家瑞夫,曾在《時代》周刊上說:「政治家跟老婆一樣,需定期加以鞭打!」這個「美式政治幽默」告訴我們,「打老婆」乃是一種「家庭政治學」,美國如此,中國亦如此;古代這樣,現代還是一樣。
我們從媒體上不時可以看到某些名人打老婆的花邊新聞,譬如世界拳王泰森、美式足球明星辛普森、搖滾樂手湯米李等都是「個中高手」,這似乎給人一種印象:會打老婆的大抵都是「粗獷」的男人。但數據顯示,會打老婆的男人遍布各階層,他們有的富有、有的貧窮;有的擁有博士學位、有的目不識丁;有的胖、有的瘦;有的住在鬧市、有的住在鄉下。在這方面做過深入調查的蘭利及利瓦伊說:「一個簡單的事實是,幾乎每個男人都是潛在的打老婆者。」令人驚訝的是,主張「非暴力」的印度聖雄甘地也在《甘地自傳》裡自承曾對妻子「動粗」,而使妻子抱怨:「因為我是你的妻,你便以為我要任你拳打腳踢嗎?」在印度,教訓老婆是家庭傳統,甚至是丈夫的責任,連甘地都會因一時憤怒而無法信倖免。
但除了傳統外,有幾種男人似乎顯得特別「手癢」:一是他來自「爸爸打媽媽」的家庭,在這種家庭裡,男人是絕對的統治者,女人必須是順服的,兒子從小耳濡目染,婚後就特別容易「克紹箕裘」。一是他像小孩子般不成熟,把過去對母親的依賴轉移到老婆身上,如果老婆無法滿足需求,他就打她;這種男人也經常表現出嬰兒般的嫉妒,當原有的安全感受到威脅時,特別是妻子的自主性增加時,他就想藉打老婆出氣。
對前一種男人來說,妻子如果發表和丈夫不同的意見(特別是政治方面)、不按時做家事、聽任小孩哭鬧或主動要求性交,都有可能被打。對後一種男人來說,當妻子外出工作、回學校念書、懷孕、減肥、買新衣服、甚至改變髮型等,也都有可能被打。事實上,在男尊女卑的社會裡,任何男人在任何情況下都有可能打老婆。
哲學家尼釆曾說:「要到女人的身邊嗎?不要忘了帶鞭子!」但這種「打老婆哲學」顯然已經過時,現代男人更應該知道:「想帶鞭子到女人的身邊嗎?請先閱讀家庭暴力防治法!」以法律來「侍候」手癢的丈夫才是最有效的辦法。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