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09014 歸因謬誤:演潘金蓮為什麼永不超生?

瀏覽次數: 18

輯二 解讀他人時的人性 2

  別人的言行不管多麼身不由己,我們還是會認為那就是他內在心性的外顯。

  影星胡錦在電視螢光幕上露臉,雖然已經六十歲,但風韻猶存;罹患過乳癌的她,現在是防癌協會的義工。提起胡錦,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她在《金瓶雙豔》、《聲色犬馬》等艷情片裡的騷媚模樣。息影多年的她,對於自己過去的演出感慨地說:「當年的觀眾比較單純,很容易將銀幕的角色代入現實,豔星或肉彈的稱號就差不多令你永不超生。當時家人及自己承受很大壓力,就是現在,我也不會跟女兒談起當年拍戲的種種,免得她不開心。」

  言下之意是大家認為她就是像她所演的潘金蓮那樣的「壞女人」。其實,這不只是「當年觀眾」的問題,而是一種普遍存在的人性,心理學稱之為「歸因的基本謬誤」:亦即我們在解釋他人行為時,有「內在歸因遠大於外在歸因」的強烈傾向。胡錦為什麼會在《金瓶雙豔》裡表現得那麼風騷?雖然大家明知那是劇本要求她如是去扮演的,但多數人還是會認為胡錦原本就是那種人(所以才會演得「入木三分」),「風騷」乃是她「內在心性」的外顯,這就是內在歸因。

  心理學家鍾士曾做過一個實驗:讓受測者閱讀某人所寫的演講稿,有些讀到的是對古巴領袖卡斯楚極力讚美的稿子,有些讀到的則是對卡斯楚大肆批評的稿子,然後請他們推測作者的政治態度。鍾士告訴部分受測者說,演講稿只是作者被交派的任務,讚美或批評卡斯楚是規定,並非出於作者的自由意志。結果,不知道作者寫作動機的人,固然一面倒地認為講稿內容即在反映作者的政治態度;但知道講稿非出於作者自由意志的人,還是有相當多認為那也代表了作者真正的政治態度。

  由此可知,我們對別人言行的內在歸因是相當頑強的,不管對方多麼身不由己,我們還是會認為那「多少」就是他內在心性的表現或真正的意思。

  我們這樣看別人,別人自然也這樣看我們。如果你寫了一本異色小說,深入刻畫主角的恣情縱欲、鹹濕變態……;那你可要小心,因為不管你怎麼解釋,即使說那只是為了製造話題、為了好玩或為了錢,大家還是會打從心裡認定你就是你所描寫的「那種人」。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