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09012 展現真我:陶淵明為什麼要辭官歸田?

瀏覽次數: 36

輯一 自我認知裡的人性 12

  護衛自我概念比得到別人讚賞是更大的心理渴望。

  公元405年,剛做了80幾天彭澤令的陶淵明,因為不願意束帶見督郵,「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而辭官歸田,並寫下有名的《歸去來辭》。其實,年輕時的陶淵明胸懷「大濟蒼生」的抱負,頗想有一番作為,從29歲起,13年間斷斷續續做過一些小官,但總是在官場的腐敗與真我的渴望間痛苦掙扎、來來去去,最後在41歲時選擇回歸本性,展現真我,「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躬耕田園,終生不再出仕。

  我們每個人都有好幾個「我」,它們經常處於衝突狀態。陶淵明在官場上的「社會我」或「假我」,跟他私底下的「心理我」或「真我」格格不入,剛開始時,多數人也都會像他一樣,為了更遠大的目標而做些必要的自我調控。有一項研究顯示,大多數女孩子在初次約會時,如果喜歡對方的話,那麼在吃東西時就會吃得比自己真正的食量小,以顯示自己是個「淑女」。這種自我調控或自我扭曲無傷大雅,而且很正常。但如果扭曲自我的程度太大、時間太長,那就另當別論。

  陶淵明的抉擇讓人想起美國女性主義者葛羅莉亞‧史坦能的一段情,葛羅莉亞說有一次她和一個不錯的男人墜入情網,剛開始時,為了讓對方開心,她盡量淡化自己,並強化對方想要的「特質」。但原本非常美妙的戀愛卻讓她越來越覺得不對勁,因為和那個男子談戀愛的並非真正的「她」,如果戀情要繼續,她就必須保持不是她的樣子。這讓她難堪,所以她慧劍斬情絲,毅然離開那名男子,恢復她「真正的自己」。

  雖然每個人都希望能給人良好的印象,但更希望能給人正確的印象,因為我們渴望能以「真正的自己」(真我)活著。所以,在人際關係中,當別人對我們的印象或要求和我們的自我概念發生嚴重的持續性衝突時,多數人都會起來護衛自己的自我概念。研究顯示,一位自認為「前衛」的女性,在和認為她是「傳統」女性的人互動時,就會表現得特別「前衛」,藉以「糾正」對方對自己的錯誤看法。反之,自認為「傳統」的女性,若被對方誤認為「前衛」,那就會表現得更「傳統」,以護衛自己的自我概念。

  雖然古今殊異,男女有別,但陶淵明和葛羅莉亞都在告訴我們,護衛自我概念比得到別人讚賞是更大的心理渴望。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