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09114 破窗效應:禁倒垃圾牌下為什麼堆滿垃圾?

瀏覽次數: 9

水泥叢林裡的人性 6

  一個小破壞若不及時處理,會引來更大、更多的破壞。

  都市裡常可見到一個特殊的景觀:在某個豎立「禁倒垃圾」告示牌的空地上堆滿了垃圾,顯得相當諷刺。它通常是所謂「破窗效應」的傑作,但「垃圾」和「窗戶」有什麼關係呢?這就要從人性說起。

  心理學家金巴鐸曾做過如下實驗:將兩輛外觀相同的汽車停在類似環境的街道旁,一輛摘去車牌、掀開引擎蓋、車窗全部打開;另一輛則像其他停在路邊的車子,保持原樣不動。結果在三天內,打開車窗的那輛車被破壞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輛車則保持完好。接下來,金巴鐸打破保持完好那輛車的一個車窗,結果不到一天,其他車窗也都被打破了,車上值錢的東西(空調、音響、輪胎、雨刷等)也都全部被拔走。

  這是「破窗效應」的原始含義:一個較小的破壞跡象會引發人們更大、更多的破壞行動。犯罪學家威爾森將它延伸為:如果有人打破一棟建築物的一扇窗戶,這扇破窗若未即時修復,路人會認為該地區沒人管,於是受到暗示性的縱容而去打破另一扇窗戶,因此引發更多人去打破更多的窗戶,結果就從這棟大樓蔓延到整條街,甚至擴散到鄰近的其他街道。

  「禁倒垃圾」的告示牌下會堆滿垃圾的原因也如出一轍:當有人破壞禁令丟下第一包垃圾後,如果沒有受到告示牌上寫的「違者究辦」,垃圾也未立刻清除,那麼很快就會有更多人在同一個地方丟下更多的垃圾,亂倒的垃圾就跟被打破的窗戶一樣,因為沒人管而终至不可收拾。

  紐約市的髒亂和治安敗壞舉世聞名,布萊登在1994年接任紐約市警察局長後,大力取締洗車流氓、街頭塗鴉客和地鐵逃票乘客,有人嘲笑他在老虎橫行的地方拍蒼蠅,但事實證明,在小處著手雷厲風行幾個月後,刁民了解到市警局的決心,犯罪環結被打破,紐約市容不僅變乾淨了,治安也隨之改善,布萊登說他的靈感就是來自「破窗理論」。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其實,這也是古人所說的「防微杜漸」。每個社會或公司都有它的破窗,若不即時處理,就會有更多市民違法亂紀,讓社會陷入混亂;更多員工有樣學樣,讓公司百孔千瘡。每個人也都有他的破窗,若不即時修復,就會有更多人來破壞你的名聲、侵犯你的權益,讓你任人踐踏。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