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得失中的人性 12
空泛的態度需要靠實際的行為來做檢驗。
「葉公好龍」這句成語來自漢朝劉向的《新序‧雜事》:春秋時,有一位葉公愛龍成癖,身上佩帶的鉤劍、鑿刀上都飾以龍紋,家裡的梁柱門窗上也都雕刻著龍。上界的天龍聽說人間有如此喜歡龍的人,就決定來拜訪。某天,天龍降臨葉公的家,將頭伸進窗戶裡探望,尾巴則伸到堂屋裡。葉公一看見真的龍出現,竟嚇得面如土色,失魂落魄。
葉公表面上喜歡龍,但實際上卻不喜歡龍(嚇得半死),後人即以「葉公好龍」來形容一個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也可以說葉公的「好龍」只是一個他自以為真、沒有經過驗證的態度或觀念,當真正的考驗來臨時,他卻表現出矛盾的、甚至完全相反的行為。也就是說,他的態度與行為出現了嚴重的落差。
行為與態度常被視為「互為表裡」,社會心理學家常以問卷調查某群人的金錢、消費行為、道德或性態度,並以此來預測他們可能有的行為反應,但事實上,態度與行為間的相關性非常薄弱,譬如一個人對欺騙所抱持的態度無法預測他是否會欺騙他人以及欺騙到什麼程度。這牽涉到幾個問題,一是一個人的態度往往較其行為來得高貴而體面,譬如若問你「你會見義勇為嗎?」你當然說「會」,但實際上你可能都沒有「見義勇為」過,因為你必須有「路見不平」的機會,而且還需要有「拔刀相助」的知識和能力,三者缺一就會使你成為「嘴上的英雄,手上的懦夫」,而在態度與行為間出現落差。
其次,態度與行為的涵蓋面往往有很大的差異,譬如問一個人對「環保運動」的態度無法預測他是否在辦公室裡吸菸或他的汽車是否排放廢棄,反而是直接問他對「辦公室裡吸菸」或「汽車排放廢氣」的態度,更能預測與之相對應的行為。每個人都贊成「環境保護」,這種態度「大而無當」,問了等於白問。最後,態度的來源也很重要,實驗顯示,由直接經驗培養出來的態度,比經由別人說教而獲得的態度與行為有較高的相關性。一個在工廠工作多年的人,他對勞工的態度比躲在象牙塔裡靠讀書、思考而獲得的「態度」要可信賴得多。
「葉公」有很多種,這是我們判斷他是否真的「好龍」時,自己應該先有的認識。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