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09098 需求的層次:李自成為什麼會禁淫殺?

瀏覽次數: 3

利益得失中的人性 2

  每個人都有成長性動機,問題是它的強度和持續度。

  明朝末年,李自成起義的前半期,一路燒殺、姦淫劫掠,跟張獻忠等人並無二致,就像《明史紀事本末》所說:「初,自成流劫秦、晉、楚、豫,攻剽半天下,然志樂狗盜,所至焚蕩屠夷」,是名符其實的「流寇」。但到後來成了氣候,覺得自己可能得到天下,特別是在謀士李岩「欲圖大事,必先尊賢禮士,除暴恤民」,及牛金星「禁淫殺,據中原,收人心」的建議下,李自成開始改頭換面,約束部屬,編造「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的歌謠,發布「殺一人如殺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的告示,儼然成了「仁義之師」。這樣的轉變對他所建立的大順政權能順利進入北京多少有些幫助。

  每種行為都有引發它的動機或需要,我們可以用人文心理學家馬思洛的理論來理解李自成在不同階段的行為表現及其動機:馬思洛將動機分為「不足性動機」與「成長性動機」兩大類,不足性動機是消極的,主要在滿足如飢餓、口渴、性慾、財物等基本或較低層次的需要,成長性動機則是積極的,主要在滿足一個人愛與歸屬、自尊與受尊重、自我實現即自我超越等較高層次的需求,它會驅使一個人朝比現在更好、能發揮更多潛能的方向邁進。這些需要的滿足有它的先後順序,也就是管仲所說的「倉廩實而後知禮節,衣食足而後知榮辱」。李自成早年所率領的「義軍」,很多都是饑民,他們在開始時的一路燒殺、姦淫劫掠,可以說就是來自「不足性動機」,當這些需要獲得滿足後,在謀士的建言下,李自成產生了「成長性動機」,想要「自我超越」,於是行為發生轉變,開始「禁淫殺,收人心」,成了「拯生民於荼炭」的「仁義」之師。

  不管你本來是何許人,每個人都會有「成長性動機」,也都可以表現出他更好、更高的一面,問題是這種動機的強度和持續度,李自成的大順軍在進入北京之初秩序尚稱良好,但不久即開始拷掠明朝官吏,四處抄家,而惹毛了吳三桂,使得情勢為之丕變。很多人說這是李自成及其同夥的「本性難移」,但我們也可以說這是李自成的眼界有限,成長性動機不足。

  所謂「成王敗寇」,我們在揣測某些人行為為何發生轉變時,常會賦予「不良」的動機,但真正「不良」的也許是他無法堅持那曇花一現的「善良」動機。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