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09094 預知效應:紀曉嵐為什麼要測字算命?

瀏覽次數: 3

情緒起伏時的人性 10

  在無助時,能預知不幸比坐以待斃更有安撫作用。

  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裡說,乾隆戊子年他因失言獲罪,等候審判時,一名看守他的董姓軍官說他會測字,紀曉嵐於是寫了個「董」字請他預卜前途,軍官說他「就要遠戍,而且要到千里萬里之遙。」紀曉嵐又寫了個「名」字,軍官說「名字下面是口,上面則是外字的偏旁,應該是要流放到口外,大概是西域(夕是太陽在西邊)。」又問可有回朝希望?軍官說「名下面的口為四字缺兩筆,夕是辛卯的卯字偏旁,所以應該不到四年,辛卯年就能回來。」後來果然應驗,紀曉嵐被判從軍烏魯木齊,到辛卯年六月才又回到北京。

  姑不論為什麼應驗,先說紀曉嵐為什麼想要測字?當一個人身處困境,前途茫茫,特別是覺得隨時可能有什麼不測的災禍會降臨時,很自然地會感到無助,產生心理焦慮,也很自然地會去尋求降低焦慮的方法,聲稱能預卜吉凶的測字顯然就是方法之一。但軍官帶給紀曉嵐的並非安慰的話,而是不好的訊息。不好的訊息也能降低焦慮嗎?這就牽涉到人在無助情境中的特殊心理。有些打擊或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當事者可以「預測」它的來臨,則可以降低它的殺傷力。老鼠的實驗顯示,對於痛苦的電擊,老鼠似乎比較喜歡事先有警示信號者,而較不喜歡盲目出現、不可預測者,其承受耐力在時間上可以增加四倍,在強度上可以增加三倍。

  人類的實驗也顯示類似的結果,在詢問準備接受電擊者事前最想知道什麼相關資料時,發現大家最想知道的是電擊「何時開始」,其次是它「有多強烈」。而對一場不可避免的電擊,希望「立刻進行以求解脫」者也遠比希望「延後進行」者要來得多。

  由此可知,對於即將來臨的不幸,人類並不喜歡當鴕鳥,而是渴望能「預知」不幸會在何時、以何種方式來臨,藉以減輕內心的焦慮,並增強對它的耐受力。紀曉嵐想藉測字來預知自己的命運,正具有這種心理功能。其實,這也是各種占卜、算命術最原始的功能和能繼續存在的最基本理由。人很少無緣無故去算命,對一個徬徨無主、提心吊膽的人,只要你以堅定的口吻對他說,不管說的是好話或壞話,將來應不應驗,對他的心靈都具有相當大的撫慰作用。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