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一 自我認知裡的人性 9
因為自以為做得不夠好,所以能夠做得更好。
《傳習錄》裡有如下一段記載:一對父子在興訟互控對方後,又來請明朝大儒王陽明評理。王陽明話還沒說完,父子就相抱痛哭而去。弟子好奇入內請教老師到底說了什麼,居然能讓他們這麼快悔悟?王陽明說:「我告訴他們舜是世間大不孝的兒子,而瞽叟(舜父)是世間大慈愛的父親。」弟子聽了一頭霧水,王陽明解釋說:「舜常自以為大不孝,所以能孝;瞽叟常自以為大慈,所以不能慈;瞽叟只記得舜是我從他孩提養大的,今天為什麼不能取悅我、讓我高興?不知道自己的心已被後妻改變了,還自以為慈愛,結果就越不能慈愛;而舜只想父親在我孩提時如何愛我,今日不愛我,只是因為我不能盡孝,每天反省自己所以不能盡孝處,結果就越能孝順。」
人盡皆知,舜是中國古代有名的孝子,王陽明說「舜是世間大不孝子」,乍聽之下的確讓人相當錯愕,但這指的其實是舜的「自我認知」。根據研究,人類思維的一大特點是「外向指涉性」,當事情──特別是不好的事情發生時,我們都是先從外面──環境或他人身上找原因,最後才會「反躬自省」;但即使是自我反省,也有很明顯的「正向錯覺」──對自己的優點看得很清楚,但卻忽略自己可能的缺點。結果使得多數人缺乏所謂的「自知之明」。當瞽叟在後妻的挑撥下,與舜發生父子衝突時,瞽叟的反應跟多數人一樣,把矛頭指向對方──問題出在兒子身上;即使反躬自省,也認為自己是個「慈愛的父親」,這樣的認知當然使他對舜更加不滿,父子衝突更加厲害。但舜在面對問題時卻先反躬自省,而且認為那是因為自己「不夠孝順」引起的,在這種認知下,他對自己做更多的要求和改善,結果不僅化解了父子衝突,而且使他成為大孝子。
一個人要想改過,必須先知道自己有過;要想精益求精,必須先認識到自己不夠精;這也是王陽明為什麼說「舜常自以為大不孝,所以能孝;瞽叟常自以為大慈,所以不能慈」的原因。那對父子在王陽明的開導後,能豁然醒悟、相抱痛哭而去,其實是相當明理的人;因為有很多人即使你對他的過錯和缺點指證歷歷,他還是盛氣凌人地堅決否認:「我哪有什麼錯?」對這種缺乏自知之明、沒有絲毫自我反省能力的人,我們只能雙手一攤,離他遠一點。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