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情好惡裡的人性 7
有能力但也有些小瑕疵、小失誤,才會讓人更喜歡。
提起東晉名臣兼名士謝安,大家最常想到的是他在淝水之戰中的表現:當晉軍大敗前秦的捷報送到時,謝安正在與客人下棋,他看完捷報,不露聲色地繼續下棋。客人忍不住問他,謝安才淡淡地說:「沒甚麼,孩子們已經打敗敵人了。」等客人告辭後,謝安回到內室,按捺不住興奮的心情,在跨過門檻時,一個踉蹌,竟把腳上木屐的屐齒碰斷了。
謝安素以風度優雅、沉著鎮定著稱,他的踉蹌碰斷屐齒,可以說是一種失態,但正因為這種失態,而使我們覺得他更「可親」,也更加喜歡他。表面上,有能力的人受人讚揚,讓人喜歡;但很多研究都指出,能力與受歡迎間存在著矛盾關係,譬如有實驗顯示,當一個團體在解決問題時,表現得最有能力、提出最佳對策的人,並非該團體中最受歡迎的人。一個非常能幹的人其實會讓人覺得不舒服,因為他讓我們自嘆不如,感覺他高高在上。但如果既能幹又謙虛呢,那等於有了兩個優點,讓我們更加自慚形穢。所以在內心深處,我們其實是不喜歡「完美的超人」的。
假設有ABCD四個人參加機智問答遊戲,主持人問的題目相當深奧,A和B對答如流,兩人在二十道題目中都對了十九題;C和D則顯得能力不足,二十題中都只答對六題。答完問題後,主持人即席訪問他們,但在談話中A和C都不慎弄翻了自己面前的一杯水,沾濕了衣服,顯得有點狼狽。如果你是觀眾,那你對這四個人的喜歡程度如何?心理學家威樂曼的實驗顯示,多數人最喜歡的是A,也就是「有能力而失態」的人,他比「有能力又不失態(鎮定)」的B,更受人喜愛;而最不喜歡的則是C,也就是「沒有能力又失態」的人。
如果謝安從頭到尾都沉著鎮定、不動如山、完美無暇,那可能會讓人覺得「受不了」。能力比別人強,修為比大家高深,本就容易招人忌妒或讓人敬而遠之,如果你不想招來忌妒,也不想讓人疏遠,那你最好在其他方面有些「失常」的表現,這樣不僅能讓人鬆一口氣,也會讓大家更加喜歡你。
所以,不必擔心自己有什麼瑕疵。聰明人應該知道,一個有能力但也有某些缺點、或偶而會失誤及失態的人,才是大家真正喜歡的人,而這也才是我們可以達到的做人目標。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