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09023 立場問題:揚雄為什麼說張儀、蘇秦是詐人?

瀏覽次數: 12

解讀他人時的人性 11

  我們特別記得自己的合理高明與敵人的荒謬愚蠢。

  揚雄是西漢有名的哲學家,他曾仿《論語》作《法言》,書中提到:有人說張儀、蘇秦的合縱連橫「安中國者,各十餘年」,揚雄則指他們兩位是聖人所深惡痛絕的「詐人」。那人又說子貢也做過類似的事(齊國攻打魯國時,孔子曾派子貢去遊說吳國出兵,吳魯聯軍大敗齊軍),揚雄回答子貢是為了「解決亂象」,而張儀、蘇秦卻是為了「個人富貴」。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裡曾引用了這段話,而柏楊在他的《白話版資治通鑑》裡則質疑揚雄是個「動機論者」:孔子和孟子也都曾像張儀與蘇秦僕僕風塵,東奔西走,說破唇舌,希望「二者全都到手」(解決亂象與追求富貴),但看在不同人的眼裡,卻有了截然不同的「動機」。為什麼揚雄和司馬光會認為張儀、蘇秦的作為是為了「個人富貴」,而孔孟、子貢則是在「解決亂象」呢?理由很簡單,因為揚雄、司馬光和孔孟、子貢是「同一國」的,都屬於儒家陣營,與張儀、蘇秦的縱橫家是敵對的;而柏楊的提出質疑,則是因為他向來對儒家沒有什麼好感,是比較同情縱橫家的。

  一個人的作為常有多重動機,比較高尚與比較卑俗的通常是兼而有之,比例一直在變動,很難說得清楚。但我們在做歸因時卻有明顯的人我(己群與他群)之別,自己或自己人的作為是出於高尚的動機(解決亂象),而別人、特別是敵人的同樣作為卻是來自卑俗的動機(個人富貴),這無非是為了「長自己志氣,滅他人威風」。

  同樣一件事,不只動機有別,我們的觀察和記憶重點也不一樣。譬如對墮胎、死刑等議題,一直存在著正反兩面意見,也各有贊成與反對者。心理學家在這方面做過不少實驗,要兩組人士同時閱讀贊成墮胎(死刑)與反對的兩篇文章,每篇文章都列舉了很多理由,有的理由相當合理而高明,有的則頗為荒謬與愚蠢。結果顯示,在讀完兩篇文章後,多數人都出現了「選擇性記憶」:較記得與自己觀點相符的高明理由和與自己觀點不符的愚蠢理由。

  所以,如果你是儒家信徒,那你不只會認為張儀、蘇秦合縱連橫的動機卑俗,而且還會記得他們言行中特別「愚蠢可笑」之處。但如果你對儒家沒有好感,那情況就剛好相反。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