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09019 體諒作用:管仲為什麼說知我者鮑叔牙?

瀏覽次數: 9

輯二 解讀他人時的人性 7

  認識越深,我們對對方的言行就會做越多的外在歸因。

  春秋時代,齊國的公子糾與小白爭奪王位,鮑叔牙支持的小白奪得王位(齊桓公),而支持公子糾的管仲則淪為階下囚,但鮑叔牙卻向齊桓公力薦管仲出任宰相。後來在管仲的輔佐下,齊桓公果然成為春秋五霸之首。管仲在提到鮑叔牙對他的相知之深時說:「我以前和鮑叔牙合夥做生意,分錢的時候我總是多取一些,鮑叔牙並不認為我貪心,因為他知道我很窮。我曾經替鮑叔牙謀事,反而使他處境更艱難,鮑叔牙並不認為我愚笨,因為他知道我時運不濟。我三次帶兵打仗,三次戰敗逃跑,鮑叔牙並不認為我膽怯,因為他知道我家有老母。公子糾與小白爭奪王位失敗,我忍辱被囚,鮑叔牙並不認為我無恥,因為他知道我不拘小節,而以功名不顯揚於世為念。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

  有人說這是鮑叔牙「寬宏大量」,但管仲卻認為這是鮑叔牙對他的「相知之深」。為什麼呢?從管仲在那四件事裡的表現,他其實很容易被認為是一個貪心、愚笨、膽怯、無恥的人,但鮑叔牙卻認為那些表現都是特殊情境因素造成的,而與管仲的內在本質或人格特質無關,這就是關鍵所在。

  前面提到,我們對他人的言行常會做內在歸因而經常出錯。但「他人」其實有很多種,心理學家尼斯貝特做過一個實驗,要受測者回想四個人(自己、一位好友、父親和某位名人)的言行,然後回答這「四個人」是否具有某種固定的人格特質(譬如「勇敢」或「貪心」),或是「依情境而有不同的表現」。結果顯示,認為言行最「依情境而有不同表現」的依序是自己、好友、父親、某位名人。其間的一個通則是:對越陌生者的言行,我們越容易做內在歸因,而對認識越深、了解越多的人(特別是自己),則越會認為他們的某些言行其實是特殊情境造成的。

  管仲感念鮑叔牙對他的「相知之深」,說的正是這個。人最會「體諒」自己,將自己或朋友的某些表現做外在歸因,不只因為「了解較多」,其實也是一種「體諒的解釋」。了解越多,就會帶來越多的體諒;但更重要的是,我對你的行為做出體諒性的解釋,並非我寬宏大量,而是我非常了解你。這也是朋友的「相知之道」。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