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0882 潛在補償:夢中的野人、魚與侏儒

瀏覽次數: 0

部五  助你迸出創意火花的十三項交會 6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白天的苦思是意識的工作,晚上作的夢則是潛意識的演出,當潛意識和意識交會時,我們就看到了夢對思考的啟發。

  美國的發明家何威在發明縫紉機時遇到了一個難題:如何將穿線的針安裝在機器上,讓它可以順利縫紉?就在百般思考後,有一晚他作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被一群野人抓走,野人限他在二十四小時內要發明出縫紉機,夢中二十四小時很快過去了,何威當然發明不出來,於是野人決定用長矛刺死他。在夢中,當野人的長矛刺向他身上時,何威發現長矛的尖端有一個眼形的小洞。他從夢中驚醒,立刻瞭解到縫紉機上所用的針,針孔不能像普通針在後方膨大的部位,而應該在尖端。

  白天的努力思考是意識的工作,而晚上作的夢則是潛意識的演出,當何威的潛意識遇到他的意識時,我們看到那個夢好像是在糾正他的思考,告訴他清醒時的想法走進了死胡同,他應該做相反的思考,而這也正是心理學家所說的「潛意識對意識的補償作用」。我們清醒時的意識思維雖然較清晰,但也較褊窄,而做為潛意識思維的夢雖然較模糊荒誕,但卻能提供我們較寬廣的視野,從而彌補、糾正意識的不足和錯誤。

  生物學家阿卡西茲曾經找到一條魚的化石,不過從化石上只能看到魚的一部份,他不願冒險敲碎化石,但根據這一部份去摩想魚的全貌,卻又想不出個所以然。有一晚,他忽然夢見這條魚的全貌,令他懊惱的是在醒來後,卻已無法憑印象將它畫出來。但他相信答案必然還隱藏在他的下意識裡,於是在床邊準備了紙和筆,果不其然,第二晚他又夢見了那條魚,夢中醒來,他立刻將它畫出來。結果它果然就是這種魚的完整型態。這聽起來似乎有點玄,但也許是因為當阿卡西茲在百般摩想時,這條魚的其他部分已經存在於他的大腦中,只是在白天清醒時,他的意識無法順利地將它們組合起來,而唯有在夢中,在潛意識更寬廣的視野裡,它才神奇地浮現出來。

  小說家史蒂文生創作《化身博士》的過程,更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生動的範例。史蒂文生說他原本就想寫一個「雙重人」的故事,在原來的構想裡,溫文儒雅的學者傑克博士,經過「人為喬裝」化身成醜陋邪惡的侏儒海德先生,外出幹壞事。但在寫作過程中,有一晚他夢見海德(醜惡的侏儒)因罪被追趕,在走投無路時服下藥粉,而在追捕者面前起了一場可怖的變形。也許是夢境太恐怖了,史蒂文生竟在夢中發出尖叫,而被妻子搖醒。醒來後,他覺得夢中「服下藥粉而身不由己變形」的場景,比他白天所想「人為喬裝」要來得好,於是他花三天的時間,文思泉湧地寫了二萬七千字。一氣呵成後,他得意地拿給妻子看,但妻子卻覺得整個故事的安排流於激情,而疏忽了道德的議題,也就是說那看起來好像只是一場「恐怖的怪夢」,而不是一篇「有格調的好小說」。史蒂文生聽從妻子的建議,又花三天的時間改寫,添加了諸如「我自己在道德的層面認識到人有一種全然而原始的雙重性……,我經常在分成兩個人的幻想中耽溺於快樂。我告訴自己說,如果兩個自我都有各自獨立的身份,那麼生命的一切重擔都將煙消雲散」的思考,因為有這種「道德議題」的發揮,而使《化身博士》這篇小說更臻於完美。

  法國小說家紀德說:「偉大的作品是由瘋狂所喚起,而由理智來完成。」瘋狂是潛意識,理智是意識,偉大的創造就是潛意識和意識交會後的產物。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