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ycwang-world.com/wp-content/uploads/2024/08/△30.jpg)
部四 提供你靈感的十九道竅門 17
當心靈的保險絲因長期思考而燒壞時,想要起死回生,就必須來一次強烈的電擊,將混亂的思緒全部蒸發,一切歸零,好重新開始。
「我想尋找靈感,但卻只得到頭痛。」很多人都有過這種經驗:一直動腦筋想解決一個老問題或提出一個新方案,但卻越想越混亂,最後,整個腦袋好像陷入癱瘓狀態,思考失控,已經頭痛欲裂,不想再想但卻又身不由己地繼續想……。這時候,你就必須即時踩煞車,改去做別的事,甚至外出度假。
美國桂冠詩人史傳德說他在為詩作構思時,經常耽溺於創作的思考,但如果超過心智的「熔點」,心靈的「保險絲」一燒掉,就會陷入混亂而得不償失,所以他不會讓自己想太久、想太多,當「保險絲」過熱時,他就會停下來,改玩單人棋、到廚房找點心吃、外出遛狗、開車兜風,或做其他「無意義」的事,等「保險絲」涼了,他再回到創作上。
如果「保險絲」燒掉了,恐怕就需要更激烈的手段。日產國際設計公司的相關人員在設計一種新車款時,遇到了瓶頸,大家的思考陷入了泥沼,好幾天都在一事無成的混亂中度過。當時的副總裁赫希伯格做了一個特殊的決定,在某天中午帶領所有的員工集體蹺班,到電影院去觀賞驚悚片《沈默的羔羊》。剛上任不久的公司總裁石田有點惱火,質問為什麼在進度嚴重落後的情況下,居然還有心情蹺班去看電影?
赫希伯格的答覆是:「當員工陷入困境時,激發創意的首要條件不是增加他們的壓力,而是要紓解他們的緊張,並且暫時抽離問題,這才是更有效的管理策略。」那集體蹺班去看了《沈默的羔羊》後,效果如何呢?赫希伯格的檢討報告說:「大樓中的緊張氣氛開始消散,不到幾天,各種點子就一一浮現,陷入膠著的問題慢慢有了頭緒,設計開始帶著設計師走,顯然有某種很強的觀念正在浮現。」
在因長期思考而陷入混亂的泥沼,心智超過它的「熔點」,大腦幾近癱瘓時,想要起死回生不只是暫時抽離、改做別的事而已,還必須適時地給大腦一次「強烈的電擊」,將混亂的思緒全部蒸發,一切歸零,好重新開始。所以,蹺班去看《沈默的羔羊》,讓心靈震撼一下,的確是個好辦法。
音樂家白遼士曾為他的詩人好友貝朗瑞所寫的一首詩譜曲,但對結尾的「可憐的士兵,我終於要見法蘭西」,一直想不出合適的曲調來表達,最後只好將它擱置在一邊。兩年後,他到羅馬去,有一天不慎失足掉進河裡,還好大難不死,受到驚嚇的他從水裡爬起來時,隨口哼了一段樂曲,他立刻明白那正是他兩年來搜索枯腸而無法譜出的樂曲。為什麼會這樣呢?也許是在他失足落水時,潛意識裡重現了他想像中「可憐的士兵,我終於要見法蘭西」的情境,在直覺的反饋中靈感降臨;也許是他的心靈因失足落水受到「強烈的電擊」,左右腦的思路忽然接通,而產生奇妙的靈感。
可能有人會說,那何不一開始就不必浪費時間去思考,而直接去看《沈默的羔羊》或故意失足落水,當場就靈思泉湧,豈不更愜意、而且更有效率?問題是如果沒有開始的賣力思考,就不可能有後來的美妙啟示。思考之所以陷入混亂的泥沼,是因為它誤入了歧途,到處都被堆積的廢棄物塞住,讓人看不見出路,跳脫出來去看《沈默的羔羊》或失足落水,是在清洗思考通道上堆積的廢棄物,等清洗完畢,豁然開朗,「茅塞頓開」後,你才能有所突破,也才會忽然發現,那美妙的答案就像沈默的羔羊,已靜靜地站在你心靈的曠野中。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