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0868 神秘鑰匙:躺在棺材裡,聞一聞爛蘋果

瀏覽次數: 42

部四 提供你靈感的十九道竅門 11

  靈感就好像開啟創造之門的神秘鑰匙,有不少創造者透過一些個人偏好的奇特管道,去獲得他們的鑰匙。

  英國作家西特威爾夫人獲得靈感的管道相當特殊,她在家裡擺了一口棺材,寫作之前,常常先躺在打開的棺材裡構思,等到有了靈感,才爬出棺材振筆疾書。而德國詩人席勒也不遑多讓,他是將腐爛的蘋果擺在抽屜裡,在寫作遇到瓶頸需要尋找靈感時,就打開抽屜,深深吸入爛蘋果刺鼻的氣味,據說常能因此而文思泉湧。約翰生博士則是將自己擺在打呼的貓、橘子皮和茶之間,閉目沈思,邀約靈感。而法國小說家普魯斯特的工作室則排滿了軟木塞,他在這樣的環境中寫作,會寫得特別順。

  聽起來似乎有點怪異,不過我們可以推想,棺木、爛蘋果、橘子皮、茶葉、軟木塞等等,都會散發出某種特殊的氣味,其中所含的特殊化學成分,可能有安撫神經或刺激腦部活動的作用,它們像心靈的酵素一般,可以活化一個人的靈感。

  有些人需要特殊的氣味,有些人則需要特殊的活動。譬如柯律蒂在寫作前需要先替她的貓捉跳蚤,捉得差不多了才開始動筆;而海明威則是要先削鉛筆,將鉛筆削得尖尖的,靈感似乎就能從筆尖源源湧出。哲學家康德則較為怪異,他要在一天裡的某些時候,先在床上將毯子以自己發明的方法疊在四周,然後才心情愉快地開始工作。音樂家華格納則是在作曲遭遇困難時,就要不停地撫摸柔軟窗簾或桌巾的褶邊,直到靈感出現為止。

  這些特殊的舉動當然也有特殊的用意,它們可以將浮盪、焦躁的心思引入一個自己熟悉的渠道中,能更順利地與靈感之流匯合。據說康德在撰寫《純粹理性批判》時,他集中精神在一個可以從窗口眺望的鐘樓上,後來外面有一棵樹長得太高,遮蔽了鐘樓,康德因此變得很沮喪,靈感受阻,柯尼斯堡當局於是下令把樹砍掉,好讓他繼續創作。

  法國小說家大仲馬多才多藝,而且創意十足;他的生活也多采多姿,甚至可說放浪不羈,但他的寫作習慣卻頗為奇特:寫小說時,一定要用淡藍色的稿紙;寫散文時,一定要用玫瑰紅的稿紙;作詩,則是非黃色的稿紙不可。作曲家史特拉文斯基則更加嚴謹,他的工作室乾淨而有條不紊,兩架鋼琴、兩張桌子、兩座櫃子,櫃子的玻璃隔間裡擺著書籍和樂譜,全部按字母順序排列。他的書桌則像外科醫師的手術台,上面依序放著各種顏色的墨水瓶,各種形狀的鐵尺、橡皮、小刀、還有他自己發明的畫譜工具。每張樂譜都以各種不同顏色的墨水——藍色、綠色、紅色和兩種黑色來書寫,每種顏色都有它特殊的目的、含意與用途。

  這種對精確與完美的要求,斤斤計較於小節,會讓人覺得僵硬與吹毛求疵,但有時候,這種一絲不苟不僅是創造完美作品所必需,而且還有利於創意的迸發。因為當你將外在世界安排得井然有序,將它納入某些個固定的軌跡或儀式後,你就不必再為它分心和費心,如此一來,內在世界的靈感和創意反而較能順利地奔湧而出。

其他像寫了不少懸疑恐怖小說的愛倫坡,寫作的時候喜歡讓一隻貓坐在他的肩頭,這跟醞釀適當的氣氛可能有些關係。有些作家像雨果和富蘭克林等則喜歡裸體寫作,想來是一絲不掛較能無掛無礙。

  也許你不必躺在棺材裡,聞爛蘋果,但你可以自行發掘一個獲得靈感的特殊管道。一旦你透過某種管道或儀式獲得不錯的靈感,它就會受到強化,下次的效果將更不錯。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