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0836 圖像思考:達爾文心中的「想像之樹」

瀏覽次數: 9

部二 為你帶來創新的二十一種思考 19

  圖像思考比文字思考更原始、更基本,也是想像力豐富的一個重要指標,它為創造者提供了難以言說的隱喻。

  有人喜歡用文字思考,有人喜歡用圖像思考。某些專家認為圖像無法像文字般縝密而深入,所以偏好圖像思考會使一個人的思想流於膚淺。其實,圖像思考和文字思考各擅勝場,我們很難說何者一定優於另者。畫家擅長圖像思考不說,其他領域的很多原創者也都喜歡運用圖像來思考。

  達爾文在參加「小獵犬號」的科學之旅回到英國後,經過二十三年的整理資料、摸索思考,完成石破天驚的《物種原始》一書。這本談論生物進化、改變人類歷史的書,裡面只有一張圖,它不是什麼珍禽異獸,而是一棵樹,但也不是真的樹,而是達爾文心中的一棵「想像之樹」,它呈不規則分枝,象徵達爾文進化論中最重要的核心概念。研究達爾文創造歷程的心理學家格魯伯發現,在達爾文形成其理論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一個圖像——也就是這棵「想像之樹」。在達爾文的筆記本裡,他一再描繪這樣的一棵樹,但每張圖都稍有不同,都添加或減少一些分枝,形成某個特殊觀點。他一再修飾他的理論,就像一再修飾這棵樹。這棵樹成了達爾文進化論的一個隱喻,一個心靈圖像。

  精神分析大師佛洛依德在探討意識與潛意識問題時,也使用了島嶼這樣一個圖像:意識就好像島嶼浮在海面上可見的一小部分,而潛意識則是在海面下看不見的一大部分,前意識則是島嶼隨著潮水漲落時而浮現時而隱沒的部分。潛意識雖然「看不見」(無法察覺),但卻是盤據在心靈中的主要成分,也是支配一個人的主要力量。這個島嶼也成了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學說裡的一個重要隱喻。

  在心中摩想或自動浮現一個影像,有時能讓自己苦思而不得其解的問題豁然開朗,譬如數學家哈達瑪德經常思索無限大數字這個問題,有一次腦中忽然浮現「一條絲帶般的東西,在可能重要的關鍵處看起來比較厚、顏色比較深」,這個影像使他找到了解決無限大數字的答案。心理學家狄德千勒也為了要如何表達「意義」這個抽象概念而苦思,最後他腦中浮現一個影像:「一把藍灰色的杓子,杓尖的上方有一點點黃色。這把杓子正朝一團深色、看起來有點像是塑膠的東西往下挖掘」。如果能將哈達瑪德和狄德千勒心中的影像畫成畫,那想必也是很有創意的抽象畫或超現實繪畫。

  圖像思考比文字思考來得原始,也是想像力豐富的一個重要指標。《哈利波特》是充滿想像力的暢銷書,作者羅琳說她的寫作不是直接訴諸文字,而是心中先有一個場景、一個圖像,文字只是對這些場景和影像的描述,就好像一個人在描述他的夢境一般,也許這也是《哈利波特》能如夢似幻的原因之一。

  愛因斯坦也非常擅長甚至偏愛圖像思考,他想像在以光速運動時的各種「景象」,譬如在以光速疾駛的火車上照鏡子的問題;騎在光線上離開一個鐘面,鐘上的時間是否會凍結的問題等等。他的相對論當然需要一些數學計算、邏輯推理,發表時也需藉文字來描述,但真正帶來突破的卻都是圖像思考。在談到自己思維的主要特徵時,愛因斯坦曾說:「我思維的主要成分,是形成某些符號或清晰度不同的圖像,可以隨心所欲地再現組合。……這些要素是視覺上的,傳統的文字只居於次要地位。」

  一個有高度創造力的人,通常會運用他所具備的各種心智功能,而其中,圖像思考是相當重要、但卻常被忽視的心智功能。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