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二 為你帶來創新的二十一種思考 17
在原有的東西上頭添加新東西,通常是為了增添新的功能,但如果能因此多出一些額外的、超越原先設想的其他功能或意義,那就更具創意。
公共衛生專家為了預防蛀牙,在牙膏中加氟;為了預防甲狀腺腫,在食鹽中加碘;諾貝爾為了增加炸藥的安全性,在硝化甘油中添加矽藻土。這種添加式思考或創意,跟前面所說的組合式思考或創意其實非常類似,但基本上,它們都只是一加一等於二而已,如果能讓一加一大於二,那就更具創意。
譬如下面這個故事:在紐約街頭人來人往的角落,有一個人坐在地上,身前擺了個臉盆,臉盆前放了一張大紙板,上面寫著:「我是瞎子」。原來他是個瞎子,希望過路人能同情他,投錢給他。但匆匆而過的行人看了那張紙板和他一眼,卻少有人願意濟助他。有一個知名的創意人剛好路過,他很同情這位瞎子,但自己身上剛好沒帶錢,於是對瞎子說:「這樣吧,我來幫你加幾個字。」他拿起大紙板,在上面加了幾個字,放回原處。過沒多久,瞎子的臉盆裡就裝滿了錢。那位創意人在紙板上加了什麼讓行人為之動容的字眼呢?原來紙板上的那句話已變成:「現在是春天,而我是瞎子」。
「我是瞎子」是平淡無奇的敘述,很難挑起過路人的特別反應;「現在是春天」也是人人皆知,但在「我是瞎子」之前加上「現在是春天」,兩者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就多出了另一層意義,凸顯眼前這個瞎子無法如正常的你我欣賞春天美景的不幸和悲哀,而成功達到了挑起過路人同情心的目的。這就是一加一大於二。
貝聿銘所設計的巴黎羅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就是一個典型的添加式創意典範。在四周都是中世紀古蹟的拿破崙廣場上,添加這一幢現代化建築是一項非常大膽的創新,但貝聿銘的設計能夠在十五位世界知名博物館館長所組成的遴選團中,獲得十三票的贊成票,大家看中的正是他那具有豐富意義的添加式創意:羅浮宮博物館裡收藏了古埃及至十九世紀的藝術珍品,以玻璃帷幕的現代化金字塔作為羅浮宮的主要入口,觀眾就像從古埃及文明開始,一步步進抵近代藝術,瀏覽了整個歷史的演變,極具象徵意義。而且,在巴黎的陽光下,金字塔的透明玻璃反映出四周的中世紀建築物,當觀眾繞著金字塔而行時,玻璃上的景物也會跟著一起移動,形成另一種活動的藝術。另外,猶如一個巨大天窗的玻璃穹頂,也可讓光照入大堂裡,讓藝術融合在大自然之中。
貝聿銘在羅浮宮前蓋個玻璃金字塔,不是想增加展覽空間或多個現代化入口而已,而是希望一加一大於二,在古代與現代、自然與文明、科學與藝術的交錯中,讓人產生豐饒而又深邃的感受,而這也是它成為二十世紀最有創意建築之一的原因。
康拉德的長篇小說《諾斯托羅莫》,也是添加式創意的產物。在小說的序文裡,康拉德說他創作的靈感來自他航海過程中聽到的一則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個「全然的惡棍」,他在南美洲的一場革命中,從海邊盜取了大量的銀。但在寫作過程中,康拉德心中卻浮現一個複雜的念頭:覺得這個盜寶者也許不是全然的惡棍,他甚至可以是一個很有理想、很有德行的人。於是,在他的添加下,一個被物質利益薰心的理想主義者,一個有德的惡棍,這種矛盾組合遂成為《諾斯托羅莫》一書的主題。康拉德說:「直到那時,我才第一次瞥見一個朦朧的國度……它高聳而蒼鬱的山巒與多霧的墓地,無言地見證了人類對善與惡的短視,以及由此熱情中迸發出來的諸般事件。」因為有了這種添加,而使《諾斯托羅莫》成為不朽的名著。
如何讓一加一大而二,需要的顯然不是算術,而是創意。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