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二 為你帶來創新的二十一種思考 12
將原本南轅北轍、甚至水火不容、不可能在一起的東西送作堆,鮮明的對比、離奇的樣貌往往能讓人產生複雜而錯愕的感受。
在器物發明方面,組合是為了產生新的功能;在藝術創作方面,組合通常是為了產生新的意義或激發新的感受。譬如在鮑姆的小說《綠野仙蹤》裡,想要重返人間的小女孩桃樂絲,在旅途中遇到了稻草人、錫皮人和獅子,他們結伴而行,歷盡千辛萬苦……。這當然也是一種組合,而鮑姆將這四個人湊在一起,顯然是為了營造某些特殊的象徵:其中桃樂絲想要「回家」,稻草人想要「有智慧」,錫皮人想要「有顆心」,獅子想要「有勇氣」。家、智慧、愛心和勇氣,正是圓滿人生應該具備的東西,而當他們完成任務時,四個人才發現自己都不缺少想要的東西。因為有了這些組合所產生的意義,《綠野仙蹤》因而成為有創意的作品。
效果更大的是將原本南轅北轍、甚至水火不容的東西組合在一起。鮮明的對比往往能讓人產生複雜的感受,帶來強烈的衝擊甚至反對,但如果能組合得恰到好處,它的效果也是非常具有震撼性的。一九九二年好萊塢的賣座影片《修女也瘋狂》就是一個絕佳的例子,由琥碧戈柏飾演的賭城二流女歌手,因捲入兇殺案而被警方安排住進修道院,在無聊僵化的生活中,她自告奮勇擔任唱詩班的指揮,教修女們以搖滾的型態來唱福音歌曲,簡直就像夜總會的歌舞表演。這種將原本具有極大衝突性的賭城與修道院、歌手與修女、搖滾樂與聖歌結合在一起的新形式,在剛開始時必然會讓人大皺眉頭,覺得它離經叛道、不倫不類、難以接受;但就像電影劇情的發展,大家在一段時間的「不適」後,即會受到她們熱情的感染,心靈隨著她們的旋律飛揚,身體跟著她們的節奏舞動,覺得自己耳聞目睹了一種新的可能,一場大膽、充滿創意的演出,而起立拍手叫好。
有些組合在現實世界裡則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它們最常見於超現實主義的畫作中。譬如馬格利特有一幅畫叫做《貫通的時間》,從壁爐中冒出一輛冒著濃煙,彷彿在急速行駛的火車;他另有一幅畫將「幾何學」與「散步」結合在一起,畫名就叫做《幾何學的散步》。達利有一幅畫叫《睡醒前的瞬間》,畫面則更為怪異:空懸於海上的石榴裡生出怪魚,怪魚口中吐出老虎,老虎身前一把長槍,長槍對準仰臥岩上的裸女,一頭有著四條纖長細腿的大象正緩緩渡過大海……。石榴、魚、老虎、大象、長槍、裸女、大海、岩石,這些都是真實而尋常的東西,但將它們做特殊的連結與重組後,就像畫作名稱所表示的,卻讓人產生「如夢似幻」的感受。
超現實主義作品中的「不可能」結合,目的是要「癱瘓」我們以邏輯掛帥的意識心靈,直接訴諸潛意識,讓我們在錯愕中,覺得彷彿內心深處某種東西被觸動,而產生難以言說的奇妙感受。無獨有偶,中國禪宗也經常運用這種「不可能」的結合,譬如善慧禪師的一首禪詩:「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已經「空手」怎會「把鋤頭」?既然「步行」怎能「騎水牛」?這種「不可能」的結合同樣是要癱瘓我們的意識心靈,不過目的是想破除我們內心對某些東西的執著和迷障。
新,有各種不同的可能樣貌,也有各種不同的呈現方式,但都是對舊的再運用。如何連「舊」成「新」,那就要看你的組合功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