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0723 不敢單獨進商店的女子

瀏覽次數: 3

走進診療室的是一個三十五歲的女子,顯得有點局促不安。佛洛伊德露出一個友善的笑容,請她坐下。他和對方聊了一下逐漸轉涼的天氣,以消除她的緊張感。

「每個人都有一大堆問題,妳的問題是……?」

「醫師,不知道為什麼,最近一個多月來,每當我要走進商店買東西時,就會忽然變得很焦慮,心跳加快、手心冒汗,最後只能倉皇逃離。它造成我生活上很大的不便。」

聽起來像是「畏懼症」,但為什麼會對商店感到畏懼呢?當佛洛伊德問她是哪一類型的商店時,病人說只要是在建築物裡、有門的一般商店,不管賣什麼,都讓她感到害怕,而不敢進入。

「有人陪伴時,也不敢進去嗎?」                            「很奇怪,如果有人陪,我就不會害怕。但總不能每次要買個東西,就找人來作伴啊!」病人近乎苦笑地說。                                      佛洛伊德心裡有了個譜,他告訴病人:她的症狀一定是跟過去她單獨進入某個商店的不愉快經驗有關。

「讓我們花點時間,將它找出來吧。」于時他請病人躺到旁邊的長沙發上,閉上眼睛,放鬆心情,隨意回想過去到商店買東西的種種經歷。

在說了幾個不太相關的經驗後,病人想起了一件事:

她說幾個月前,她到一家商店買東西,店裡的兩個男店員忽然對她發出嘲弄的笑聲,好像在笑她的穿著。當時她覺得很丟臉,就驚惶地逃離那家商店。

「妳為什麼那麼在意男店員的嘲笑?」佛洛伊德問。

「因為……」病人遲疑了一會兒,說:「因為我喜歡其中一個男店員,受到他的嘲笑,心裡很不是滋味。」

「妳當天穿什麼衣服?請儘量回想。」

病人閉眼回想,良久,說:「我記得我穿著一件白襯衫、一件粉紅色的裙子,系著一條紅色的腰帶。」

這樣的穿著很得體,甚至還有不錯的品味啊。為什麼男店員會加以嘲笑?或者病人覺得自己被嘲笑?這個記憶雖然跟她目前的症狀有點關連,但顯然還不至於造成嚴重的「商店畏懼症」,那真正的病因應該發生在更早以前,埋藏在她內心的更深處。

在第二次面談時,佛洛伊德要病人回憶更早以前、甚至是童年時代和商店有關的經驗。

花了不少時間,病人終於回憶起她八歲的時候,單獨一個人到她家附近的一間糖果店買糖果……。躺在長沙發上的她不安地挪動她的身體。

「當時一定發生了什麼事?」

「那個老闆是個中年男人,他乘著店裡沒人,竟然伸手按在我的內褲上……,用手指挖弄我的下體。我當時嚇得立刻逃開。」病人的聲音裡充滿驚惶。

這的確是一種心理創傷。佛洛伊德看過不少歇斯底里和畏懼症的女病人,在深入分析後,發現其中有很多人在童年時代都曾經受過性侵犯,雖然他後來覺察到這些性侵犯有的只是病人的幻想,不過也讓他因此而產生「兒童性欲」的觀念。為什麼兒童會有這方面的幻想呢?別看他們天真無邪,兒童其實也有性欲,只是一向被我們忽略而已。

他先不追究這位病人在八歲時遭受性侵犯是真實的還是幻想,而順著她的描述問:

「後來妳有再到那家糖果店嗎?」

「一個禮拜後,我又去買糖果,誰知道那個老闆又對我伸出魔手,而且玩弄得更久……,」病人喃喃說:「他以為我喜歡他這樣做,真是禽獸!我嚇壞了,嚇壞了!」

病人在說這些話時,顯得非常不安而激動。佛洛伊德讓她盡情宣洩跟這次經驗有關的負面情緒,只有徹底發洩,才能消除她對商店莫名其妙的畏懼。

當病人慢慢恢復平靜後,佛洛伊德開導她,事情已經過了那麼多年,她不必再像個無助的小女孩驚惶害怕。現在的商店裡沒有讓她畏懼的老闆,她大可輕鬆自在地走進去。

但過沒多久,病人又來到佛洛伊德的診療室,說她這幾天嘗試了好多次,還是沒有辦法一個人單獨走進商店,還是會感到驚惶害怕。

難道還有更深層、更不可告人的原因嗎?佛洛伊德雖然覺得她八時歲單獨到糖果店去,結果受到老闆性侵犯的事件可能不是幻想,但卻懷疑她對那次事件可能有所隱瞞。他要她再度回到那個場景中,想到什麼就說出來,不要有任何壓抑。

病人說的還是跟上次大同小異。

佛洛伊德想到他上次已經有所懷疑,但並未深究的一件事:

「既然妳第一次去受到老闆的性侵犯,而嚇得要命,為什麼一個禮拜後,又單獨一個人去那家糖果店?」

「我以為他不會再侵犯我……。」

「真的是這樣嗎?雖然妳上次以憤怒的口吻說『他以為我喜歡他這樣做!』但多數頭腦清楚的正常人,都會認為妳既然這麼討厭,卻又自己送上門來,是有點矛盾啊!妳必須誠實面對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獲得徹底的解脫。」佛洛伊德一點也不放鬆,嚴肅地逼問她。

「我……我……」,病人有點遲疑,那是在抗拒。

「為了妳好,請老老實實說出來。」

「我想,」病人歎了一口氣,羞慚地說:「當時也許是希望再度受到侵犯,所以才再……。」

性侵犯雖然讓兒童飽受驚嚇,但有些兒童還是會經驗到興奮。在上次的治療中,病人只發洩了她的「驚嚇」,卻沒有處理「興奮」的問題。

「雖然有些反應不是出於自己所願,但卻是自然的反應。妳對自己的反應和希望再度受到侵犯的想法充滿罪惡感?」佛洛伊德平靜地問。

病人無言地點點頭。        

「我終於知道妳不敢單獨進商店的真正原因了。」佛洛伊德說:「那不只是害怕,還有罪惡感。不錯,幾個月前妳受到兩個店員嘲笑的事件與此有關,但那只是挑起童年創傷的導火線。」

「只因為男店員嘲笑妳的穿著就不敢進商店,這個理由太牽強了。真正的原因是妳在潛意識裡渴望妳喜歡的男店員能夠像八歲時的那個老闆,在店裡觸摸妳的私處。這樣的渴望讓妳感到害怕而又充滿罪惡感,所以就以非理性的焦慮和畏懼來阻止它的實現。」

病人靜靜聽著,似乎想嘗試去瞭解自己不自覺的複雜心事。

「妳認為自己還會像八歲時一樣嗎?」佛洛伊德問。

「當然不會。」病人肯定地回答。

「所以妳其實不必再用不敢單獨進商店來逃避。妳要相信在商店裡若再受到非禮,妳可以處理得很好。」

過了一陣子,病人來向佛洛伊德道謝,說她的「商店畏懼症」已經消失了,她又能像一般人一樣,自由自在地到任何商店買東西了。

這證明佛洛伊德的推理是正確的。人類的心靈是極其複雜的,一個刺激往往會引起正反兩面不同的情緒反應,我們往往只注意到其中之一,而忽略了另一個、但也許是更重要的反應。他不禁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個病人:                                  病人是個未婚的年輕女性,和姊姊、弟弟住在一起。她有一種類似「妄想」或「幻聽」的症狀,會聽到鄰居們在她背後說她是一個「壞女人」,「被以前住在她家的一個男人拋棄」……。這些「閒言閒語」讓她感到非常懊惱,但過一陣子,她的頭腦就清醒過來,覺得她「聽到」的並不是真的,而又恢復正常的生活。但再過一陣子,她又「聽到」那些批評她的話。

她在接受佛洛伊德治療的時候,說以前確實有一個年輕男子在她們家裡租了一個房間,住了一年後,出外旅行,回來後停留了幾天,然後就離開了。她和姊姊都說和這個男人相處得非常愉快,但就像兄妹一般,並沒有男女戀情。

佛洛伊德和病人懇談了好幾次,但都沒有什麼重大的發現。倒是病人的姊姊向佛洛伊德透露了一件奇怪的事:

「當那個男人還住在我們家時,有一天妹妹(即病人)告訴我,說她早上去整理房間時,那個男人還躺在床上,叫她過去,當她走過去時,他突然拉住她的手,將他勃起的陽具放到她手中。當時她嚇了一跳,呆了一會兒,旋即奪門而出。然後就跑來告訴我,妹妹說:『他想要給我麻煩!』  「後來我妹妹病了,我想跟她談這件事,但她卻否認發生過這回事,而且也否認她曾經告訴我有這回事。」                                       當佛洛伊德再度詢問病人,或要她躺在長沙發上自由聯想,病人也都否認或想不起有這回事。但佛洛伊德寧願相信姊姊說的才是真的。

根據他的推理,當那個男人突然將勃起的陽具放在她手掌中時,病人可能產生興奮的感覺(這其實是自然的反應),但隨之而來的罪惡感卻讓她產生自責,結果是她的意識完全否認發生過這回事,不過潛意識裡的自責無處發洩,遂被外在化成鄰居門說她是個「壞女人」。

佛洛伊德並沒有治好這位病人,因為她一直無法面對自己在遭受性侵犯時曾產生性興奮這回事,乾脆全盤否認了自己曾遭受性侵犯。

人類的心靈是極其複雜的,要誠實地面對自己所有的心理反應,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