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0303 文化是情慾的暴君

瀏覽次數: 35

本能的變遷也是文明的心理機轉的變遷。  ——馬庫色(H.Marcuse)

愛爾蘭與曼蓋亞女子的性高潮

  在愛爾蘭海邊,一個叫因尼斯畢格(Inis Beag)的小島上,居民都信奉天主教,過著晚婚、嚴謹的禁慾生活,男子的平均結婚年齡是卅六歲,女子是廿五歲,而單身不婚的正常男女更高達廿九%。在這個島上,任何含有性意味的行為,譬如跳舞、裸身等,都被嚴厲禁止,性交只是傳宗接代的一件差事。根據科學家的調查,這裡的女人都沒有性高潮(orgasm),甚至沒有這個觀念。

  但在南太平洋玻里尼西亞的曼蓋亞人(Mangaia),則認為性是一種享樂,對性行為相當縱容,這裡的女人百分之百都有性高潮的經驗。

  為了傳宗接代,自然賦予了人類性的本能,但人類的性行為絕非性本能的自然流露而已。就拿女性性高潮來說,陰部肌肉及腺體不由自主地收縮動作,可以說是遺傳基因「輸入」生理器官的一個「程式」,但這種生理反應的「啟動」,卻有一大部分是來自後天文化的傳承與學習。同樣是女人,具有相同的生理配件,因尼斯畢格島的女人無人有性高潮,而曼蓋亞的女人個個有性高潮,其差異乃是來自個別文化對「性」所抱持的不同態度。

農作播種與夫妻敦倫

  在百里斯南方的凱其人及摩盤人(Kekhi and Mopan),在清理田地及耕植農作物之前後的某段時間,夫妻都不能行房,為的是避免因此而「污染」農作,希望作物的幼苗能順利生長。但當地也有一些人,在種植作物的前一晚,夫妻兩人會鄭重其事地在屋子的每一個角落模擬或從事真正的性交,以祈求農作物的繁衍茂盛。

  新幾內亞的曼都古默斯人(Mundagmors)更妙,他們凶暴而心懷惡意,為了破壞別人的收成,夫妻會故意到別人的芋田裡敦倫。

  中國民間有一首情歌云﹕「哥是天上一條龍,妹是地上花一朵,雨不灑花花不紅……」,很多民族都認為人類性行為和自然萬物的生發情形雷同,甚至可以產生「互相感應」的關係。當然,從現代科學的觀點來看,夫妻在田裡或屋裡「行雲致雨」,跟農作物的生長完全沒有關係,但只要祖先相信它們之間有關係,而且確立其間的法則,代代相傅下來,就會影響其子民的性觀念及性行為。百里斯南方居民在種植期間截然不同的性行為型態,除了表示歷史上不同民族的混合痕跡外,也表示文化對此的執拗,它不是三、五年就改變得了的。

月經草房與紅鉛丸

  南太平洋所羅門島的科瓦歐人(Kwaio),認為女人的月經是極其污穢的,男人不僅不能和經期中的女人行房,甚至將她們隔離開來,要她們住在山坡低處「污穢區」的「月經草房」中。月經結束後,必須經過特殊的淨化儀式,才能重返家屋。台灣的原住民過去也認為,經期中的婦女若觸摸到他們的武器,外出打獵就不容易獵到野獸,而且自己也容易受傷。

  但紐西蘭的毛利人(Maori)卻沒有月經禁忌,他們在經期中照樣行房。而我國古代的方士更認為女子的月經,特別是初經,乃是一種「補藥」。譬如《遵生八箋》一書中的「靈秘丹藥箋」就有這樣的記載;以絹帛或金器盛健康童女之天癸(初經),收入磁盤,加水晒乾,合藥煉成「紅鉛丸」,服食不僅可治虛憊贏弱,而且能「壯陽」。雖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曾斥之為「邪術愚人」,但顯然古代有不少中國男人吃過這種「月經丸」。

  站在生物學的觀點來看,並無「經期中不能行房」的理由,例如猴子等靈長類動物,在經期中還是一樣交配。由月經不潔所產生的各種「經期禁忌」,或認為初經甚「補」所產生的各種「丹丸」,都可以說純粹是文化的產物。  

一夫多妻與一妻多夫

  中非的巴干達部落(Baganda),行一夫多妻制,但丈夫和所有的妻子卻各有居所,丈夫一次邀請一位妻子到他的住所來「訪問」。每個妻子也各有職守,譬如第一位妻子保管家中與宗教有關的神器;第二位妻子則替丈夫理髮、剪指甲,並小心收藏這些髮甲,以免被敵人盜去施法作祟。

  印度南方馬拉巴海岸的那亞人(Nayar),則行一妻多夫制,當少女成熟時,由占卜者替她挑選一位名義上的「丈夫」,但新郎和新娘可能並不同房。有了「丈夫」後,女人可以開始接二連三地找另外的丈夫(有的只是暫時性的愛人),這些男人通常只在晚上來找她。當女人懷孕生產後,出面承認是孩子父親的男人,送給女方禮物,此時他才和女方有合法關係。女人所生的孩子都由娘家撫養,而孩子則尊稱母親所有的丈夫為「主人」(acchan)。

  「婚姻」是因男女性結合而出現的文化產物,但我們很難對「婚姻」下個簡單明確的定義。雖然一夫多妻制經常是男尊女卑的反映,但可能也有另外的含意:譬如東非的蘭哥人(Lango),其文化要求妻子哺乳的時間需長達三、四年、且在斷乳之前嚴格禁止與丈夫同房;為了解決丈夫的性問題,該文化遂允許男人多娶幾個老婆。

  而一妻多夫制通常更具有文化或經濟上的功能,譬如前述的那亞人,在印度是屬於職業軍人的階級,男人一年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外爭戰或受訓,他們獨特的一妻多夫制可以使女人能經常有個「丈夫」,而男人返回時也有個「妻子」,同時小孩子也能獲得妥善的照顧。

埃及王朝與印加王室的亂倫

  埃及第十八王朝的阿美諾菲四世(Amenophis Ⅳ),自稱「神秘法老」,他的確很神秘﹕第一任妻子居然是他的母親娣娣,第二任妻子是他的表妹妮弗瑞娣娣,第三、四任妻子和他沒有血親關係,第五任妻子則是他和妮弗瑞娣娣生的女兒。

  阿美諾菲四世的婚姻,可以說是埃及法老王血親亂倫的一個縮影。無獨有偶的,南美的印加帝國王室,也盛行亂倫婚姻,國王通常和自己的姊妹結婚。

  據人類學家調查,世界各民族都有亂倫禁忌,甚至猴子、猩猩等也有此一禁忌;亂倫禁忌似乎是靈長類動物進化史上的一個生物遺產,但埃及法老王和印加國王卻「痛苦」地打破此一禁忌,埃及法老王的渴望和血親結婚,也許是為了增加籌碼,鞏固自己的權力。而印加國王的血親結婚則是自陷於「意底牢結」(ideaology)中,因為他們自稱是太陽神的後代,為了為持王室血統的純度和神性,只能和太陽神的另一個子孫——也就是自己的姊妹結婚。

托布倫人的婚前和婚外性行為

  在美拉尼西亞的托布倫島(Trobriand islands),小孩子很小就開始各種「性遊戲」,通常是對成人性行為的一種模仿,因為父母並不特別忌諱子女目睹他們翻雲覆雨,而大人看到男女小孩在那裡互相刺激、玩弄,也見怪不怪,有些四、五歲的小男孩已有實際的性交行為。到了青春期,男女青年雖然都必須離開父母,分別住到「單身漢之屋」及女性親戚家中,但入夜後仍然相約在「單身漢之屋」或樹叢裡顛鸞倒鳳。在青春期享有充分性自由的托布倫男女,會慢慢而自然地找到固定的性伴侶,準備結婚。

  但在婚後,夫妻都必須為對方保守貞潔,婚外性行為是一件嚴重的罪行,被發現者通常會被族人所殺或自殺。

    托布倫人婚前性行為的自由令文明社會的人咋舌,而他們對婚外性行為的嚴厲處罰也同樣令文明社會的人震驚。事實上,我們的難以理解主要是來自自我文化的性尺度。

同性戀的假相與真章

  在東非,經常可以看到兩個年輕男人手牽著手在街上閒逛,似乎感情很好。但你若以為他們是同性戀者,那就大錯特錯了。他們這種行為純然是友誼的表現,一點性的意味也沒有。

  新幾內亞的馬瑞德安林人(Mariad Anin)是勇猛的獵頭戰士,但也是舉世少見將同性戀制度化的民族。該族男孩的青春期儀式是被引介到同性戀的狂歡會中,由年長者用口刺激他們的性器(口交),吸取他們的精液(該族文化認為精液是生命之源)。即使在婚後,同性戀仍然是絕大多數男人主要的性行為型態。

    西伯利亞的楚克齊人(Chukchee),男同性戀者常變成具有超自然力量的巫師。他要改穿女裝替人治病作巫師,而且總是「嫁」給一個男人為「妻」,和他發生同性戀關係。但「他」的「丈夫」也可以娶正常的妻子,而巫師本人也可以擁有女性的情婦,替他生子。因此,這些巫師實際上是雙性戀者。

男與女的集體強暴

    前述的馬瑞德安林人,是一個極端男性優越的民疾,新婚之夜,新娘就遭遇夢魘般的噩運,新郎帶著他這邊的親戚集體將她輪暴,婚後亦一再重覆這種行為。在慶典儀式中,也有與女人性交的節目,不過這些節目同樣是集體強暴,然後收集大家射出來的精液,摻混在食物裡食用。

  但在母系社會的托布倫島,女性不僅在性交中採取主動,而且會集體輪暴落單的男人。據人類學家馬林諾斯基(B.Malinowski)的記載,當幾個女人發現不屬於自己村莊的陌生落單男人時,就會蜂湧而上,扯下遮住他下體的樹葉,有些幫他手淫,有些在旁做出挑逗的動作,等到他興奮了,女人就一個一個「騎」到他身上去,直到他精疲力盡。意猶未盡的女人還會坐到他臉上小便,做出種種狂野與羞辱的舉動。

在廣大的視野中反省

  以上所舉,雖屬「性的奇風異俗」,但從這些南轅北轍的性風俗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文化是如何在修飾人類的性本能。一個人透過他所處的文化與社會,學習他應有的性觀念與性行為模式,而一個民族的性觀念與性行為模式又是其宇宙觀、宗教觀、價值觀等整體文化的一環。當我們看到與我們迥異的性觀念及行為型態,覺得噁心,荒謬,不可思議時,我們才能體會我們受自己文化的「薰陶」有多深。

  人類學家霍爾(E.T.Hall)說﹕「人們受其文化的暴力統治」,對這種「暴力統治」,我們經常無法察覺,甚且還甘之如飴。但即使再自由放任的民族,也都有他們的性道德,布朗(J.S.Brown)對不同社會性道德的比較研究顯示,人類儘管種族繁多,文化殊異,但性道德亦非毫無章法可尋。從生物進化及社會進化的觀點來看,每個民族的性觀念、性道德與性行為型態,都是為了維持該民族的生存及實現其生命理念而存在的,它們也許沒有科學上的對錯之分,但卻有生活上的適應與不適應問題。

    譬如馬瑞德安林人制度化的男同性戀及輪暴婦女的行徑,雖使他們一度產生過輝煌的藝術,但同時也將整個民族帶向衰滅之途。而歷史也告訴我們,並非性的開放就會帶來文明的興盛,而是興盛的文明所產生的性開放常使文明趨於沒落。當然,人類並非為他所創造的文明而活,但在文明與快樂之間,他必須知其輕重,有所選擇。其他文化的性觀念與行為型態,正可以開拓我們在這方面的視野,並從而增加我們的反省能力。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