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155 空即是色:告別式裡的一隻猶太狐狸

瀏覽次數: 3

4.0 超越:提升生命的境界 9

撫慰生者哀痛的迴向文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為往生的親人作佛事,都會念到這段迴向文。

  這是什麼意思呢?傳統的解釋是希望往生的親人,能夠就此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在那裡每個人都是蓮花化生,當蓮花綻放,往生者就看到了佛,在佛的開示下,了悟無生無滅的真諦,於是在菩薩的作伴下,內心一片清淨,安詳自在。這樣的理解(部份是我的添加)多少可以撫慰生者的哀痛。

我對「花開見佛悟無生」的理解

  但在讀了《六祖壇經》後,我卻有了不同的領悟,也特別喜歡「花開見佛悟無生」這一句,我自己的理解也變成;所謂「西方極樂世界」就在自己心中,天國與地獄無非來自一念。而「佛」也是自佛,就是自己心中的佛(自性);「花」是心中蓮,「生」是心念、思維;「無生」是沒有念頭,是往生親人目前的狀況,但也是他的「本來面目」。

  「花開見佛悟無生」,意思是為親人而哀痛的我反觀內心,在一片清淨中,看到了自己的心中佛,了悟不再有思想意識的親人其實是回復了他的本來面目,既然無生,那有有什麼可滅呢?無生無滅、不生不滅,生滅是一不是二。如此這般,我同樣可以從對親人的哀痛中解脫出來。

人生是有無相生、因無而有、因有而無

  「無生」,讓我想起弘忍在傳法給惠能後所作的偈子:「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前兩句講的是「有」,後兩句講的則是「無」。

  我覺得弘忍應該是針對神秀和惠能所作的偈子而發,前面已說過,神秀的偈子是「偏有」,而惠能的偈子是「偏無」。弘忍在他傳法的偈子裡將「有∕無」並舉,多少有「二道相因,成中道義」的含意,而惠能也有可能是從這裡面領悟到他後來所宣揚的「中道」思想,人生是非有非無、有無相生、因無而有、因有而無、能有能無的。其實,《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後面的「生」就是「有」;沒有「無」,就不會有「有」,「有∕無」看似對立,在更高的層次上卻是一體的。

色空不二: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有」就是「色」,「無」就是「空」。當肉身(色)死亡時,一切(受、想、行、識)都歸於烏有,是非成敗轉頭空,這樣的「空」觀能讓我們學習放下,固然有助於解脫煩惱,但若一味放下,就淪為「執空」,那人生還有什麼意義?真正的「中道」應該是「色空不二」,「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在遭遇親人往生或自己面臨死亡時,我們一方面要懂得放下、捨離,也就是弘忍所說的「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對過去的種種不要再有情感的攀附與依戀,回復本來面目的清淨;但另一方面也不要忘記親人或自己曾經「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有過種種的耕耘和收穫。這也是為什麼在亡者的告別式上,我們總是會提起亡者有過的種種奮鬥、功績,然後又要他放下、安息的原因。人生就是有色有空,色不易空,空不易色。

猶太寓言裡的狐狸

  關於人生,猶太人有一則寓言說:有一隻狐狸,在路上閒逛時,眼前忽然出現一個很大的葡萄園,果實纍纍,每顆葡萄看起來都很可口,讓牠垂涎欲滴。葡萄園的四周圍著鐵欄杆,狐狸想從欄杆的縫隙鑽進園內,卻因身體太胖了,鑽不過去。狐狸於是決定減肥,牠在園外餓了三天三夜,才順利地鑽進葡萄園內。

  狐狸在園內大快朵頤。葡萄真是又甜又香啊!也不知道吃了多久,牠終於心滿意足了。但當牠想溜出園外時,卻發現自己又因為吃得太胖而鑽不出欄杆。於是只好又在園內餓了三天三夜,瘦得跟原先一樣時,才順利鑽出園外。回到外面世界的狐狸,看著園內的葡萄,不禁感嘆:「空著肚子進去,又空著肚子出來,我真是白忙一場啊!」

  人雙手空空地來到這個世界,然後又雙手空空地離開這個世界,在這世間的一切,到頭來豈非也是白忙一場?但我想這恐怕是畫錯了重點。故事的重點是在中間的部分:你看,狐狸在葡萄園內吃得多麼快樂啊!所以,即使生命是一場空,也要空得很充實;縱然人生是白忙一場,也要忙得很快樂。也許這就是猶太版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萬古長空vs.一朝風月

  有位善能禪師說:「不可以一朝風月,昧卻萬古長空;不可以萬古長空,不明一朝風月。」我們短暫的人生就好像「一朝風月」,而生前死後就宛如「萬古長空」般是無盡的空無;但人生雖然苦短,畢竟也是風花雪月。對這短暫而迷人的一朝風月,我們要好好珍惜、好好把握;但也不能耽溺其中,忘了到頭來將轉為萬古長空。如何在一朝與萬古之間,在風月與長空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進而超越它們,了悟「一朝風月」與「萬古長空」是一不是二;在剎那裡看到永恆,從永恆中理解剎那,或者像印度聖雄甘地對人生的體悟:「像你明天就會死一般生活,像你能永遠活著般學習。」

  亡者已矣,依然還是生者的我們,應該要有這樣的生命境界。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