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134 著境住念:莫讓悲傷之鳥在髮間築巢

瀏覽次數: 4

3.0 療癒:解脫虛妄的煩惱 3

痛不欲生,豈是虛妄?

  有人也許會說,我的苦惱不只千真萬確,而且還纏著我不放,揮之不去,根本不是剎那生滅,而是剎那不離。的確有這種情況,譬如當摯愛的人死亡或將你拋棄時,那真的是讓人痛不欲生、萬念俱灰,心裡只剩下「悲傷」兩個字。說這樣的經驗是「虛妄」的,不僅沒有什麼說服力,更讓人覺得太過冷酷,不能將心比心,反而是在落井下石。

  這樣的質疑當然也是合情合理,惠能告訴我們,這種情況叫做「著境住念」——個人的身心固著在一個特殊的外境裡,心中也只存在著一個執念。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又要如何自我療癒呢?我想還是請大家先聽一個故事:

老漁夫與少婦的對話

  一個老漁夫在捕魚時,發現一名少婦投江自盡,即時將她救起。在脫離險境後,老漁夫問少婦:「看妳年紀輕輕的,有什麼事想不開,而必須尋短呢?」少婦滿臉淒楚,哀傷地說:「我五年前結婚,生了一個兒子。但不久前,我那可愛的兒子生了病,卻忽然就死了!而原本對我不錯的丈夫,也移情別戀,在幾天前和情婦遠走高飛!剩下我孤伶伶一個人,每天以淚洗面,心如刀割,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你說我活著還有什麼樂趣?」

  然後,轉而埋怨說:「我本想一死了之,誰知道又被你救上來。唉,所有的悲傷和痛苦此時又全部湧上心頭,我真是生不如死啊!」

  聽起來的確是讓人感傷。老漁夫先是點點頭,接著又搖搖頭,關心地問說:「那在五年前,妳的生活是怎麼過的?」少婦回答:「五年前……當時我還沒有結婚,在一家小公司當會計,工作還算輕鬆,也蠻自由的……。」少婦說著,似乎因為回憶起過去,臉色已不再像原先那麼哀愁。

  老漁夫又問:「當時妳有沒有丈夫和孩子?」少婦覺得奇怪,老漁夫怎麼會問這種白目的問題,不禁苦笑說:「當然是沒有啊!」

  「這就對了!」老漁夫意味深長地說:「妳想想看,當妳還沒結婚,還沒有丈夫和兒子前,妳過的是獨立、輕鬆、自由的生活。所以,妳應該感謝命運之神又把妳送回五年前的日子裡,又讓妳恢復自由之身啊!妳又何必為此感到悲傷呢?」

換個想法,為自己鬆綁

  這樣的認知一點也不阿Q。五年前的她,沒有丈夫和孩子,過著獨立、輕鬆、自由的生活;今天的她,同樣沒有丈夫和孩子,但為什麼痛不欲生、萬念俱灰?當然,大家會說那是因為她「失去」了丈夫和孩子,其實應該說「無法再擁有」丈夫和孩子才比較真確。

  想讓自覺美好的經驗一直持續,想要永遠擁有摯愛的人或物,是註定要失敗的一個妄想,因為一切都是緣起緣滅,在時間的洪流裡,「是非成敗轉頭空」。但很多人卻不僅「著境」,而且還「住念」,惠能提醒我們:「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

  如果你對某人或某事的心念一直綿延不斷,無法改變,那就是在自己綁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更何況「本來無一物」,大家都空空如也地來到這個塵世,又空空如也地離開,你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用自己的力量來療傷止痛

  當然,這不是說失去摯愛就不必感到悲傷、痛苦,而是要「心無所住」,不要一直停留在悲傷裡,不要一直停留在那個時刻,更不要一直耽溺在一個固定的念頭中。

  你可以讓未來回到過去,重拾沒有摯愛之前的自由快樂;你更可以換個想法:一些經驗和關係之所以美好可貴,不在於「天長地久」,而是在「曾經擁有」,現在的你跟過去的你相比較,不是「失去」摯愛,而是「擁有」過去所沒有的一些美好經驗,你應該比以前更覺自由快樂才對。

  瑞典有句諺語說:「你無法阻止悲傷之鳥飛越你的頭頂,但你可以阻止牠在你的髮間築巢。」悲傷無法避免,讓人悲傷的事更無法避免,但我們卻可以改變對那些事和悲傷的看法,用自己的力量來療傷止痛。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