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覺醒:發現真實的自己 13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
在生命的旅程中,外在追尋與內在追尋其實是互為表裡、相輔相成的,關鍵在於不要讓兩者越行越遠,甚至背道而馳。禪宗裡有一個故事說:
洞山禪師(曹洞宗的始祖之一)拜別了他的師父雲巖禪師後,四處行腳,有一天來到一條溪邊,看到自己在溪水裡的倒影,他當下頓悟,而寫了一首有名的偈子:「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
「渠」的意思是他或那個人,在這裡指洞山所看到自己在溪水中的那個倒影,象徵因個人的貪嗔癡與知見等所形成的妄我,而偈文裡的「我」則代表真我。頭兩句「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意思是不管是要成佛、求法或從事其他追尋,千萬不可到外頭去找或追隨、模仿他人,因為這樣會離你的真我越來越遠。
如何讓真我和妄我相契合
接下來兩句「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意思是清淨自在的真我雖然獨來獨往,神龍不見首尾;但卻隨處可以遇到那個因境而生、隨境起舞的妄我。第五、六句「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我現在看到呈現在溪水中的那個妄我,正是真我的倒影;但我的真我卻絕不是今天看到的這個妄我。最後兩句:「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我應該要怎麼做,才能讓真我和妄我這兩個我相契合而圓滿自如?
希臘神話裡的納西瑟斯,因為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而愛上了自己,從禪宗的角度來看,這是真我愛上了妄我,境界似乎不高。洞山禪師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想起妄我要如何和真我相契合的問題,的確值得大家深思。要如何契合?當然是要去妄存真,讓妄我更接近真我,在從事各種追尋時,不要因為貪嗔癡、七情六欲而違背了初衷、迷失了本性。即使沒有像洞山禪師見水中倒影而頓悟的機會,也應每隔一段時間就停下腳步,輕扣胸扉,拜訪自己,和真我、本心或自性對話,讓外在追尋與內在探問能更契合。
畢卡索說:「我不追尋,我發現。」
禪宗裡還有一個發人深省的公案:有一天,地藏禪師問法演禪師:「上座你要到哪裡去呀?」法演回答:「要到處去行腳。」地藏又問:「行腳做什麼呢?」法演回答:「我不知道。」地藏說:「這個不知道,最親切。」
到處行腳就好像自我追尋,但要追尋什麼呢?不知道。這個「不知道」意思是沒有特定的目標,隨遇而安。但正因為如此,所以很可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發現與自己的本心和真我非常契合的人或事,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果你朝既定的方向前進,心無旁騖,也許能夠抵達你心嚮往之的目的地,但那你可能就會錯失在某個地方默默等待你、比你原先預期更美好的東西。
這也是二十世紀偉大的畫家畢卡索所說的:「我不追尋,我發現。」他不是先說我決定進入藍色時期或立體主義時期,才開始畫那種風格的作品的,而是他不預設目標和立場,憑著直覺去感受、去發現、去畫,後來才被稱為那是藍色時期或立體主義時期作品的。
人生要保留一些空間和餘裕
對惠能或禪宗來說,在自我追尋這個議題上,與其向外追尋,不如向內追尋;而人生追尋的最高境界應該是無所追尋。但對一般人來說,這也許陳義過高,我想更務實而可行的建議應該是:
人生應該要有所追尋,但在從事外在追尋時,不要忘了內在追尋,要讓兩者互相契合、相輔相成。人生也應該有個方向或目標沒錯,但目標不要訂得太死、不要執著,更不要把所有的時間和心力都押在那上頭;要保留一些空間和餘裕,這樣我們才有機會在某個意想不到的地方,遇到在那裡等待你、更符合你的真我、也更美好的人或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