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028 五美四惡:淬鍊你的團隊管理藝術

瀏覽次數: 1

參 在塵網裡,搭建美好的和諧 8

  亞里斯多德說:「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領導革命的孫文更說:「政就是眾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之事,便是政治。」因為人是政治性動物,所以總是會置身於群體之中,不是要去管理別人,就是被人管理。我們前面提到的各種品德修養,都屬於自我管理的範疇,要管理別人或被人管理,需要的是不同的品質、知識與方法。前文所說的領導方式與能力,只是管理領域裡的一個重要環節,當一群人為了某個理想、目標、工作、任務而在一起時,為了順利運作、發揮最大效能,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管理知識、方法和藝術。

是要法治?還是要德治?

  《論語》裡的「為政之道」,除了提供我們不少領導的訣竅外,亦不乏跟管理有關的不錯見解。當一群人在一起工作時,跟國家必須有法律一樣,自然會有一些管理規則。「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孔子認為如果只用法律去約束嚇阻,百姓(或員工)就會但求免於犯罪受懲,卻沒有羞恥心;只要衡量不會受罰或不會被發現,那他們就照樣違法亂紀,這其實並非好辦法。但如果是用道德和禮儀去感化百姓(員工),讓他們發自內心表現出良好的行為,在行為不檢時感到羞恥,那不管有沒有法律的規定,他們都不會做壞事,這才是有格調的上上之策。

  孔子的看法就是德治勝於法治,德治治本、法治治標。但這只是理想狀況,連孔子都自承「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衛靈公),我們絕不能高估多數人的德行,約束眾人行為的法律和獎懲辦法還是必要;只是我們也必須知道「徒法不足以自行」,重視和鼓勵大家培養良好的品德也是必須的,不管是國家或公司,法治與德治都要相輔相成,不能偏廢。

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

  要讓下屬或員工重視品德,前文已說過,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領導者以身作則,「君子之德風,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顏淵)在上位者有良好的品德,下屬也就會跟著「風動草偃」,上行下效,整個公司和團隊就自然形成一股向上的動力。

  但要怎麼做呢?孔子還提出一些具體的方法,譬如「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學而)要管理一個大國家或大公司,領導人就應該做到事事認真、對人誠信、不浪費、關愛下屬、在合適的時機指派他們。大家看在眼裡,知道你是個有品德、有見識的上司,自然會信任你,願意為你付出。

  有些人認為有競爭和批評才會有進步,因此鼓勵員工彼此競爭,甚至喜歡聽小報告。孔子對此很不以為然,他說:「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顏淵)團隊最重要的是彼此沒有猜忌、能合作無間,所以最好是大家一團和氣,彼此沒有紛爭,有爭執也是光明磊落為之,千萬不可、也不要鼓勵暗地裡放冷箭。

好主管應具備的「五美」

  當子張向孔子請教要怎樣才可以治理政事時,孔子提出「尊五美,屏四惡」的觀點。所謂「五美」,指的是身為主管要具備的五種優點:「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堯曰)在子張的追問下,孔子又做了扼要的說明;

  所謂「惠而不費」,是說如果你交代下屬去做的是對他們有利的事,那他們就很樂意去做,你根本不必再多支出一筆經費。「勞而不怨」是說選擇下屬方便的時間和能力範圍內的事讓他們去做,就不會招來抱怨。「欲而不貪」是要懂得盡量滿足下屬的欲望,但也不能讓他們貪得無厭。「泰而不驕」是說在對待下屬或他人時,不論對方地位的高低,自己都要莊重以待而不傲慢。「威而不猛」則是說自己的言行舉止有威嚴,但卻又和藹可親。

好主管要避免的「四惡」

  「四惡」指的則是身為一個主管應該避免的四種缺點:「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在子張的追問下,孔子同樣做了扼要的解說:

  當下屬無心犯錯時,不經過勸導和教化,就加以嚴懲、革職,這叫做「虐」。交給下屬任務,但卻不先給予輔導告誡、提供協助,便要求務必成功,這叫做「暴」。交給下屬的工作,不好好加以監督、評量,卻突然要求他一定要限期完成,這叫做「賊」。當下屬完成任務後,要給他獎賞,卻出手吝嗇,這叫做「小氣」(有司)。

  雖然時代不同,但孔子的這套「五美」與「四惡」的管理哲學依然擲地有聲,適用於多數行業的經營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每個公司或團隊的體質和情況都不同,但不管是在蓬勃發展或是艱難延續,如何維持同仁的向心力也是管理者重要的責任。孔子說:「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季氏)這雖然是在說治理國家,但對管理現代的公司應該也一體適用,問題在什麼叫做「均」?這個「均」並不是只「均分」——大家分得一樣多,而是要「各得其份」,每個人都得到跟他的努力、功過相符的一份。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即使公司再困難,大家分得再少,也不會有怨言,不會滋生不安;在「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一體感之 下,克服困難就不再是太困難的事。

  另外,前面提到公司同仁之間最好能一團和氣,但沒有紛爭,不是和稀泥,而是每個人都堅守自己的崗位,做自己份內該做的事,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主管要像個主管,小弟要像個小弟;「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泰伯)不要越權或越位去干涉、批評並非自己職責的事,大家在各守本分的基礎上合作無間,才是理想的團隊精神。

  美國職籃巨星喬丹說:「才藝贏得比賽,但團隊和智慧則贏得冠軍。」如果你需要一個團隊來實現你的夢想,那麼你就需要有足夠的管理智慧,讓團隊發揮它的力量。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