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005 學而時習之:更好的你來自更多的學習

瀏覽次數: 15

  人生是不斷追尋的過程,更是不斷學習的過程。我們賴以謀生的知識和技能,絕大多數的言行舉止,甚至包括思想、情感、品格等,都是由學習得來。你對學習的態度、學習的內容和成果,深深影響你生命的紋理與生活的品質,我們甚至可以說,現在的你,就是你過去學習的整體表現。而要成為更好的你,不只需要更多的學習,還要對學習有更多的了解。

為了想「用」才去「學」太消極

  關於學習,孔子說過,最上等的是「生而知之者」(季氏),而他只是「好古,敏以求之」的「學而知之者」(述而)。其實,現在的專家已認為,除了本能與一些基本的認知模式是「與生俱來」外,人類的各種知識、技能與品格等都來自後天的學習;而且後天的學習還能大幅修正先天的本能與認知模式。每個人的學習能力也許不同,但並沒有人能生而知之,各種知識、技能與品格都是來自當事者的後天學習。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孔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憲問)以前的人學習是為了自己,後來的人卻是為了向他人炫耀。如果為了炫耀,那可能就會趕時髦,專學些浮誇的花拳繡腿,而失去學習的本意。那什麼才是「為己而學」呢?主要目的當然是為了想「學以致用」,希望學到的東西都能夠在生活中派上用場,有助於成就我們的人生目標或生命的意義。《論語》提到「學而優則仕」(子張),孔子及其弟子的勤學不輟,顯然是以能夠藉從政來施展抱負為鵠的。當然,每個人的志趣不同,學習的目的也不同,但如果是為了想「用」才去「學」,那就好像為了文憑而上學,多少是消極、被動的,甚至還會讓學習成為一種負擔。對於學習,我們應該有更積極的態度。

滿足好奇心與求知欲方是學習初衷

  學習的功能經常是多元的,譬如誦讀《詩經》,孔子就說:「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陽貨)學習《詩經》不只可以讓人了解奉侍君父之道,還可以抒發情緒、激發心志、認識大自然。但不管學什麼,最原始的動機應該都是為了滿足我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論語》開宗明義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後來更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這種喜悅與樂趣,就是來自好奇心與求知欲的滿足,「學以致用」只是它的附加價值。如果能抱持這樣的心態,我們就能更主動去學習,過程更輕鬆愉快,效果也會更好。先不考慮有用無用,只要有興趣有時間就去學,學會的東西有一天因緣際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派上用場,那才更讓人驚喜!

什麼都可以學,什麼人都可以當老師

  孔子是個樂於學習的人,他自己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子罕)又說:「吾不試,故藝。」(子罕)而子貢更說他:「夫子焉不學?」(子張)孔子不僅學了各式各樣的絕活,而且「學而不厭」(述而),更自認為「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公冶長)為了學習,他還「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述而)可以說是典型的「活到老,學到老」。

  為了方便學習,人類發明了學校,並有專業的老師從事教學的工作。孔子可能是中國第一個私人開班授課的老師,雖然他是有三千個學生的老師,後來更被尊稱為「萬世師表」,但他自己卻也有很多老師,因為每個在某方面懂得比他多的人都是他請教的對象,也是他的老師,他自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述而)而子貢更說他:「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子張)這些都讓人想起「只要有心學習,一定能找到老師」的西方諺語,學習最關鍵的是自己要「有心」。只要「有心」,那什麼都可以學,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都可以學,什麼人都可以當我們的老師。

「問」是更重要的「學」

  不管學什麼,除了主動找老師、主動學習外,更要主動發問。孔子是個很有學問的人,而他的「學問」有很多都來自「問」:不僅「入太廟,每事問」(八佾),而且還「不恥下問」(公冶長)。孔子的弟子曾子更說:「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泰伯)自己有才能卻向沒才能的人發問,自己知識多卻向知識少的人請教,有學問就像沒學問一樣;這種謙虛自持,隨時隨地向人發問以充實自己的行徑,應該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共通的學習模式。

  猶太人跟華人一樣,很重視學習和教育,但重點卻不太一樣。一九四四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伊薩克.拉比(Isidor Isaac Rabi)是個猶太人,他在接受採訪時說他要感謝父母給他的家庭教育。小時候,他每次放學回家,媽媽總是關心他在學校的情況,但不是像中國父母問「你今天在學校學到了什麼?」而是問「你今天問老師什麼問題了嗎?」也許這就是華人和猶太人在文化、教育與創造力方面差別的根本原因之一。

  華人一向不太喜歡發問,但這跟孔子一點關係也沒有,反而是我們要多多向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學習。問人家問題也許會讓自己一時覺得像個蠢人,但不問才永遠是個蠢人;而且發問,不要只希望別人給你現成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要問「為什麼」,然後自己去找答案。就像另一個得過諾貝爾物理獎的猶太人愛因斯坦所說:「重要的是不要停止發問,好奇心自有它存在的理由。」這是我們應該特別注意與學習的地方。

「學則不固」與「溫故而知新」

  學習,應該是終生的興趣和工作。人類的知識、技能和文明不斷在進展,每天都有一些值得我們學習的新知識、新技能和新東西。但很多人都是在學習到某個階段後,就不再學習新東西,故步自封,結果就阻礙了個人、家庭與社會的成長。孔子說:「學則不固」(學而),不斷學習,特別是學習迥異於自己熟悉的知識和技能,可以開闊我們的心胸和眼界,免於固執。

  而在學習新東西時,孔子說:「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泰伯)學習新東西就好像追趕不上一樣,又擔心會丟掉什麼。而「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公冶長)子路在聽到一個新道理,還沒能親自去實行,唯恐又聽到新的道理。這都在在表示,學習不能浮光掠影、生張熟魏,學了這個就忘掉那個,看似樣樣通,其實樣樣鬆。而要避免這種情況,最踏實的方法就是要「溫故而知新」(為政),既要溫習(不忘)過去所學,同時也要不斷吸收新知,融會貫通新知與舊學,才能發揮更大的功效。

要以行動來驗證、實踐、應用所學

  不管我們學習的是知識、技能或做人做事的道理,所謂「學而時習之」,我們不只要「學」,更要「習」。「習」除了要經常「溫習」所學外,更有用行動來驗證、實踐、應用所學之意。如果沒有經過驗證,怎麼知道所學的真偽?如果沒有經過實踐,怎麼知道學得的那一套是否可行?特別是立身處世方面的道理,如果你不落實在生活裡,不身體力行,那麼學得越多,反而變得越虛偽。

  所有的學習,最後都滙流到同一個方向:學習如何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美好。如果你有這個想望,那你就應該樂於學習,也樂於用行動來驗證、實踐、應用所學。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