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09086 升其高陵:建築中的生活哲學與美學

瀏覽次數: 4

玖 生活易:華美人生的採集與品味 6

  二○一三年夏天,我因緣際會,去了新疆伊犁的特克斯八卦城。從高處俯瞰,整個城市就像一幅巨大的八卦圖,中心是圓形的太極花園,八條主街向八方輻射延伸;四條環路與太極花園同心,在一環處形成八條街道,二環處形成十六條街道,三環處形成三十二條街道,四環處形成六十四條街道。街道條條相連、環環相通,宛如《易經》六十四卦。

  傳說南宋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處機應成吉斯汗之邀前往西域,回程經過此地,見它背山面水、風景秀異,定下了坎北、離南、震東、兌西的八卦雛形。一九三八年,精通易理的盛世才岳父邱宗浚,再依雛形擴建成今天的模樣。如今已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談到《易經》與建築的關係,特克斯八卦城是經常會被提到的一個實例。雖然只是一種人為複製的表象,但所謂「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為什麼要把一個城市建得像八卦圖,似乎是想讓它擁有跟八卦一樣的特質,為這個城市帶來庇護吉祥。

  《易經》對中國建築最大的影響是取象。《繫辭下傳》說:「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蓋取諸於大壯。」意思是說聖人從大壯卦得到建造房屋的靈感,大壯卦的卦象()下面四個陽爻像棟樑,上面兩個陰爻像鋪在椽簷上的茅草,若用古老的陰爻符號 (∧)來表示,那麼大壯卦的卦象就像一座從側面看過去的房屋。

  當然,古今中外的建築也都喜歡運用象徵,但象徵也有層次之分,《易經》影響中國建築,除了形狀象徵外,更有結構上的,譬如故宮的布局,重要建物都位於中軸線上,外朝議政的陽區,依序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門兩側分列文武官員辦公的文華殿、武英殿。內廷生活的陰區,依序有乾清宮(皇帝居處)、交泰殿、坤寧宮(皇后居處);坤寧宮位於乾清宮之北,成乾下坤上之象,也就是泰卦的卦象()。不管是外朝或內廷、橫向或縱向,都在反映「一陰一陽之謂道」以及君臣、文武官員、皇帝與皇后的和諧相處。

  其他像北京天壇的建築,主體是圓形的、用的是藍色琉璃瓦、欄板望柱和台階數都是九或九的倍數(天是陽,而九為陽的極數;地壇則全用陰數)、北圓南方的壇牆和圓形建築搭配方形外牆的設計(象徵天圓地方),這些也都是在傳達人為建築想效法自然的天與《易經》乾卦,而臻於「天人合一」境界的渴望與努力。

  至於一般建築,像民居、聚落、園林等,從選址、設計到營造,同樣會注重天文(天時)、地理(地利),譬如房屋要坐北朝南、背山面水(屋前若無水,就挖個水池)等,這無非都是希望生活於其中的人能與自然和諧相處,也是天人合一的表現。

  中國的堪輿術後來發展成一門獨特的學問,但究其源頭,還是與《易經》脫不了關係。一個人居住的大環境(自然山川)與小環境(房屋陳設)會影響他的吉凶禍福,正是天人合一與天人感應觀念的延伸,《易經》裡有四象(老陽、少陽、老陰、少陰),堪輿術裡也有四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它們還和八卦裡的震、兌、離、坎有著對應關係。

  但更重要的是它們都靠類比思維來發揮作用。譬如《易經》困卦的卦象()為坎(水)在下、兌(澤)在上,《象傳》的解釋是「澤無水」(水都跑到下面去了),象徵「困頓」,君子在這時候只能堅守節操,困中求脫。而堪輿學經典《陽宅十書》也說:「凡宅門前忌有雙池,謂之哭字,西頭有池為白虎開口,皆忌之。」門前有一個池子是好事(因為像個吉字),但兩個池子就是凶兆(因為成了哭字);而房子西邊(對應白虎)有個池塘也不吉利(象徵白虎開口)。這些都是文學式的象徵比喻,雖然並無實質作用,但卻可以滿足某些人的文化癖好。

  對於這些觀念和作法,我想如果能不費力、不迷信,而將自己的居住環境納入一個自認為美好的「理想秩序」中,然後倘佯其間,應該也是一種不錯的生活哲學與美學。

分享: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