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09081 我有好爵:擁有快樂人生的幾個關鍵

瀏覽次數: 6

玖 生活易:華美人生的採集與品味 1

  「生活易」顧名思義,就是要把看似高深的《易經》落實到日常生活層面,看看它能帶給我們什麼啟示。生活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大家都希望能快樂生活,我們就從這裡談起。《易經》也談快樂嗎?當然!它不只談快樂,還有一個豫卦就是專門在談快樂的。

  豫卦(),卦象是坤(地)在下、震(雷)上,照傳統說法,地上響雷,歡聲雷動,那是大地的興奮之聲,也是大自然愉快高興的表現。《象傳》的補充說明是:「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古代聖明的君王根據大地的雷動歡聲創造了音樂,歌頌大自然的偉大和恩德,並將音樂獻給天帝,也用來祭祀自己的祖先。這表示中華文化很早就將快樂提升到「天」的層次,認為快樂是「天道」之一,而人間的音樂就是在表達快樂的「人道」。快樂不只是個人的私事,更是跟整個社會和自然息息相關的一種正面情緒。

  豫卦的卦辭:「豫:利建侯行師。」它在古代的意思是快樂利於建立諸侯的大業,也利於出師東征西討;對現代人來說,則是快樂利於去實現遠大的夢想,也利於去克服各種挑戰和困難。但與其說把夢想和挑戰當作樂事,不如說是勸大家要以快樂的心情去面對人生的好事和壞事、順境和逆境,這樣不只在善待自己,而且通常也能帶來更好的結果。

  接下來的六個爻,則是在為我們呈現跟快樂有關的幾個面向,並提供一些建言。首先,初六:「鳴豫。凶。」自鳴得意,到處誇耀自己多快樂,這是凶兆。它一開始就點出了很多人的毛病:唯恐別人不知道自己多快樂、多幸福,所以就到處張揚,用意無他,就是把快樂當作人生的戰利品,除了自我炫耀外,更想讓別人羨慕、嫉妒。有了這種心態,就扭曲了快樂的本意,把讓別人羨慕視為自己最大的快樂,快樂成了裝模作樣,這樣就會離原本自足的快樂越來越遠,而越來越空虛。

  六二:「介於石。不終日。貞吉。」快樂的事情容易讓人沉迷,如果你不想整天耽溺在樂事裡,那就要有堅定的意志(介於石),及時踩剎車,對過多的快樂渴望說「不」。有人說:「生命中所有的樂事不是不道德、令人發胖的,就是太過昂貴。」雖然有點言過其實,但沉迷於快樂之事,長久來看的確是得不償失的。

  六三:「盱豫。悔遲。有悔。」盱亦作旰,太陽初升樣;盱豫是一大清早就開始享樂,引伸為在青春年華就以享樂為優先,如果不及時悔悟,那恐怕就會後悔終生。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一生之計在於少」,我們應該好好珍惜清晨與青春的寶貴時光,不能浪擲在享樂上頭,就像文天祥所說:「青春豈不惜,行樂非所欲!」要利用這段時間,為實現遠大的夢想而快樂學習。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由是依據,由豫是依快樂的原則來行樂,就會大有收穫。那什麼是快樂的原則呢?除了前面所說的樂而有節、樂得其時、不自鳴其樂之外,還包括快樂是一種心態,快樂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而是工作、愛與生活的副產品等。「朋盍簪」是說朋友像頭髮被簪子束在一塊般快樂地聚在一起,不只有「眾樂樂」的意思,也是在說朋友在一起共學或共事,因志同道合而其樂無窮。

  六五:「貞疾。恒不死。」這本是斷占語,意思是如果卜問疾病,那可放心,病人不會死。但若要作義理解釋,則是一再追求或耽溺於快樂,就會成為一種病,雖然這種病不會致命,但還是要小心。最後,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豫樂到夜晚,有句俗話說「人生的宴席總是開始於晚上」,但該結束的時候還是要結束,如果能改變,就不會有罪咎。

  誰不希望自己有快樂的人生,能快快樂樂過日子?但快樂不是信手就能拈來,更不是想要多少或多久都能隨心所欲,只有了解快樂的本質,樂得其心、樂得其所、樂得其時、樂而有節,才能有快樂而又讓人滿意的生活。

分享: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