捌 經營易:成就志業的明燈與暗盤 3
《易經》的易字,除了變易、不易與簡易外,還有交易的意思。交易的重點在於「交」――人與神明間的交感、天地萬物間的互動,所謂「山澤通氣,雷風相薄」、「剛柔相磨,八卦相盪」是也。爻字就是由兩個交叉所組成,有交會互動才會產生變化,有了變化世界才能生生不息、豐富多樣。
但天地萬物是如何交流、互動呢?《易經》認為什麼才是理想的「交易」呢?現代人又能從中得到什麼啟發呢?首先,我們還是要從陰陽談起,爻有陽爻與陰爻,八卦也分陽卦與陰卦,乾()、坎()、艮()、震()為陽卦(三爻相加為奇數),坤()、巽()、離()、兌()為陰卦(三爻相加為偶數)。
陽卦具陽氣,陽氣向上;陰卦具陰氣,陰氣向下。我們以此來檢驗六十四卦,會發現一個通則:當陰卦在上、陽卦在下時,譬如泰卦()和謙卦(),向下的陰氣和向上的陽氣就能夠相交相合,而這樣的卦通常都是吉利的好卦。
反之,如果是陽卦在上、陰卦在下,譬如否卦()和剝卦(),向上的陽氣和向下的陰氣背道而馳,不僅沒有交集,而且越走越遠,所以多屬於凶險的壞卦,看卦名「否」和「剝」就知其梗概。
如果相疊的兩個卦都是陽卦或陰卦,那就要看它們所代表的東西在自然界的關係而定,譬如艮(山)上乾(天)下的大畜卦(),艮與乾都是陽卦,但山與天易位(表示有「交易」),所以是大有積蓄的吉祥卦。反之,乾(天)上艮(山)下的遯卦(),則因天與山沒有交集,好像彼此在「遯逃」,所以就不是什麼好卦。
從這兩個大略的通則(當然還是有些例外)可以看出,理想的交會或互動多發生在陰陽、上下、高低、剛柔易位時。《易經》的這個概念可以為我們的人際關係帶來一些實用的啟發:人在社會的很多層面都各有角色,也有陰陽、上下、高低之分,譬如君、父、上司、老師是陽、上與高的,而臣(民)、子女、下屬、學生則是陰、下與低的,但這主要是一種靜態關係,當雙方在互動時,就必須「陰陽易位」,才能產生理想的動態關係。
所謂「陰陽易位」,就是原本屬於陽剛、高高在上的老闆、父親、上司和老師,當你是「天」時,就要能居於「地」位,以寬容、謙卑、溫柔的陰性特質來對待員工、子女、下屬和學生,這樣才能讓他們感受到你的好意,得到他們的真誠回應,聽到他們真正的心聲,而產生理想的交流。反之,如果你依然擺出高高在上的權威姿態,居於下位者看在眼裡,哪裡敢說出自己真正的看法,對你的「剛強」,不是忍氣吞聲,就是虛應故事;不必卜卦也知道是「凶」,結果必然是彼此越行越遠,最後在冷漠或相互仇視中潰散解體。
換個角度,如果你是屬於卑下的身分或地位,那麼在和上層人士互動時,若只會唯唯諾諾、巴結討好,那就不會有人認為你是可造之材。觀察上級的態度,適度「上揚」自己的意見和能力,才是比較明智的策略。
總之,在現代社會的各個領域,「上情下傳,下意上達」都是經營管理與維繫各階層人際關係的不二法門,但要如何做到?《易經》的「陰陽交會」給了我們一個比卜卦更實際、也更有效的方法。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