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 思維易:推理辯證的門道與色彩 9
明朝的徐光啟在和利瑪竇合譯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後,說:「此書為益,能令學理者祛其浮氣,待其精心;學事者資其定法,發其巧思,故舉世無一人不當學。」楊振寧在「《易經》對中華文化的影響」的報告裡,就以《幾何原本》作為推演式思考(演繹式思考)的範例,但他感嘆:「可是這翻譯有將近三百多年在中國沒有發生應該有的影響」,為什麼呢?因為「中國傳統對於邏輯不注意,說理次序不注意,要讀者自己體會出來最後的結論」,這正是徐光啟所指中國傳統在說理論證時的「浮氣」和「沒有定法」。
《易經》作者在思考問題時,的確充滿這樣的特色。譬如前文提到的既濟卦(),它的《象傳》說:「水在火上,既濟。」為什麼「水在火上」就表示「大功告成」(既濟)?那要靠你自己去「心領神會」。如果你像前文所說在心領神會後,揣摩出:用火來煮水,水開了就表示「大功告成」,所以「證明」它說得「有理」。但這不只是用類比法來說理,而且結論很輕率(浮氣),經不起進一步的探究。
如果我們把它看成一道幾何題目:「試證水在火上表示既濟。」就好像要你證明「三角形的兩邊和大於第三邊」,那你的思維就會不一樣了:你會先分析三角形有鈍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種,然後再想要引用什麼已知的定理,經過一連串的「因為」、「所以」,以嚴密的邏輯推理去證明它為真。如果用這種方法來看「水在火上」,你馬上會發現它有「水勢大於火勢」、「水勢小於火勢」和「水勢等於火勢」三種情況,當鍋裡的水很多而火很小時,水就煮不開了;或者水很少而火很大,水不僅很快被煮乾,連鍋子都會被燒壞,這怎麼能說是「大功告成」呢?
而且,「水在火上」也可以有其它類比,譬如發生火災時用水來滅火,但它同樣有上面三種情況,水將火壓制或撲滅了,固然可以說是「大功告成」,而一杯水灑在熊熊大火上(杯水車薪),又會成為什麼?經過這樣的分析,在還沒進入「證明」階段前,我們就知道「水在火上表示既濟」相當「浮氣」,根本站不住腳。
既然說到水與火,我們就再來看它們和其它「積木」(八卦)組合產生的情況,師卦()是坤(地)在上、坎(水)在下,而明夷卦()是坤(地)在上、離(火)在下,它們的結構類似,《象傳》對師卦的闡釋是:「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意思是地中蘊藏大量的水,象徵「兵源充足」;君子要像地中藏水一樣容納天下百姓,養育眾人。照這個法則,那對明夷卦的闡釋應該是「地中有火」――地裡蘊藏大量的火,象徵能源充足才對;但《象傳》的解釋卻是「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意思變成光明進入地下,象徵「光明被阻」;君子在治理民眾時,不要表露自己的才能。
同樣是地在上,水、火在下,為什麼一個是「地中有水」,而另一個卻成了「明入地中」,然後導致天差地別的結論?這就是在推理時沒有「定法」,有點隨心所欲。《易經》用來解釋卦象與卦爻辭的《象傳》和《彖傳》,大抵都是諸如此類的「輕率」推論,都經不起嚴格的分析和推敲。
幾何學裡的演繹式思考卻是步步為營、滴水不漏,它的結論都是必然的、沒有例外的。也許有人會說,以此來看待《易經》,未免太過苛求!如果《易經》是一本小說或詩歌集,那就真的是在找碴,但如果說它是在揭示宇宙的奧秘或自然與社會的法則,那我們就必須嚴肅看待,認真思考它的思考是否有什麼漏洞。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