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歷史易:社會真相的挖掘與想像 4
在剖析「帝乙歸妹」時,我們談到「娣」在古代上層社會婚姻(一夫多妻)裡的兩個含意。其實,從《易經》的卦爻辭裡,我們還可以看到更多對當時或更早以前平民婚姻情況的描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匪寇婚媾」。
照字面解釋是:「不是強盜,而是結婚」,加一點想像就成了如下的畫面:路上出現一群浩浩蕩蕩的人馬,但他們不是要結夥搶劫的強盜,而是要來求婚或迎娶的隊伍。在今日的古裝電影裡還經常可看到這種場面,民俗專家認為這是上古時期「搶婚」(掠奪婚――新娘是搶來的)習俗的遺跡或改裝。
「匪寇婚媾」出現在屯卦、賁卦與睽卦裡,意思大抵如上所述,但我們還是可以從它們各別的前後文裡發現跟當時婚姻有關的一些習俗。屯卦的六二爻辭:「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一群人騎著馬來回盤旋,浩浩蕩蕩,他們不是來搶劫的,而是來求婚的。這是男方打聽或看中某位姑娘,而到女方家中來求婚,為了表示男方的家境條件很好,所以擺出很大的排場。
重要的是接下來的「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面對求婚的要求,女方家長求神問卜(貞),得到的結果是姑娘現在還不宜結婚,要十年後結婚才較合適。這表示婚姻乃人生大事,先預測吉凶在當時應該已頗為普遍(當時還沒有八字合婚),如占卜結果為「不宜」,那麼雙方都可以用這個理由拒絕。但最後的上六爻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似乎又表示即使女方不答應,姑娘還是被這批人搶走,因為她痛哭失聲,哭得連血都流出來了。
賁卦的六四爻辭:「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同樣是一批「匪寇婚媾」的人馬,「賁」有裝飾之意,但在顏色上屬「色白而稍雜」(灰白),「皤」為白色,「翰」也是指馬毛為白色,所以這群隊伍是穿白衣、騎白馬,如一片白光飛馳而來。接下來六五爻辭裡的「賁于丘園」,也是在說女方的門庭家園也張掛白色的裝飾,表示喜慶。上九爻辭:「白賁。无咎。」再次強調白色的裝飾。
這跟我們現在結婚時用紅色來表示喜慶和吉祥顯得很不一樣,因為在殷商時代,人們崇尚的是白色(未經過漂染的素色),也以白色來代表吉祥,所以當時婚禮的禮服及裝飾都以白色為主。到了周朝,因為王室崇尚赤色,大家才慢慢以紅色來代表吉祥和喜慶。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顏色的意義」是會隨時代、文化而改變的,後人把各種顏色歸屬於八卦中,並認為其分類和屬性是「顛撲不破」的,其實都經不起考驗。
賁卦六五爻辭在「賁于丘園」後,還有三句:「束帛戔戔。吝。終吉。」束帛是古代用為婚姻納征的禮物,戔戔是少、微小之意,整句的意思是男方送來締婚的聘禮,但因有點單薄,女方嫌棄男方聘禮太少(吝),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媒人親友居間協調,後來終於圓滿收場。類似的事情在今天也經常發生,顯示時代變了,但問題還是一樣。
睽卦的上九爻辭:「睽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說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則吉。」意思是說在隔離而孤獨的情況下,忽然看到前方有一隻塗滿泥巴的豬迎面而來,隨即變成載滿鬼怪的車子,心中驚疑,張開弓箭要射,但很快又放下來;原本以為是一夥強盜,其實是來娶親的。它用「匪寇婚媾」來形容一個人在不確定情況下的疑慮,對當時人來說應該是很傳神的,而在滿天疑雲時,最理想的解決之道就是像「婚媾」一樣「陰陽合和」,下一場大雨,才能洗去所有的汙垢和疑慮。
像這樣,不談天機、不說道理,單純地從卦爻辭裡去尋找、體會商周時代的人生大事,還有當時人們的思慮,不也是一件有趣而又有意義的事嗎?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