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09027 損下益上:欲望與能力的減法和加法

瀏覽次數: 21

参 義理易:窮究天人的抱負與偏航 7

  明朝的儒學大師王陽明曾說:「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欲,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洒脫,何等簡易!」他的這番說法讓人想起老子所說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意思是追求學問,每天要增加一些;追求道,則每天要減少一些。老子要減少的應是人欲,人欲減少了,明心見性,對道(天理)的掌握也就能多一些。而老子和王陽明的觀點,很可能都是受到《易經》裡損卦與益卦的影響,它們也都屬於「義理易」所說從憂患轉為安樂的「九德」。

  在六十四卦裡,損卦()和益卦()是相鄰、但卦象卻相反的一對綜卦。義理派都將它們相提並論,譬如《雜卦傳》說:「損益,盛衰之始也。」《繫辭下傳》說:「損,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損以遠害,益以興利。」

  損卦卦象為兌(澤)在下、艮(山)在上,《象傳》的解釋是:「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彖傳》的說明則為「損下益上,其道上行。」從卦象來看,下面的水澤挖得越深,其土就能將上面的山堆得越高;就義理來說,意味著減損個人低下的私欲來增加高上的德性,或是減少小我的私欲來增加大我的利益。要減損私欲,剛開始時很困難,但習慣了以後就會越來越容易,這也是《繫辭下傳》所說的「損先難而後易」;但清心寡欲之後,與人少衝突,自然就能「遠害」――遠離不必要的禍害。

  下面我們就從損卦的卦爻辭裡選擇幾則來作重點說明:卦辭裡有一句:「曷之用?二簋可用享。」要用什麼來祭祀神靈呢?兩簋粗淡的食物就足夠了。這表示即使在祭祀這種大事上,也不宜鋪張。初九爻辭:「已事遄往。无咎。酌損之。」不管是祭祀之事、跟自己切身之事或放下手邊的工作(已事的三種不同解讀),火速前往都沒錯,重點是「酌損之」――雖然要減少,但減少時要把握分寸,不必過度。

  六三爻辭:「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三個人同行(同做某事),就要減少一人;就好像「三個和尚沒水喝」一樣,做事情不宜有太多人。而一個人單獨行事,反而能得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益卦的卦象是震(雷)在下、巽(風)在上,《象傳》說:「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意思是多向別人請益學習,改正錯誤,增加自己的能力和長處,好用來濟世,為眾人謀福利,也就是「益以興利」。《彖傳》說益卦是要「損上益下」,可以解釋為做上司的要犧牲自己的一些好處來幫助下屬,大家同心協力,發揮團隊精神,才能得到最大利益,讓整個社會「長裕而不設」。

  益卦的初九爻辭:「利用為大作。元吉。无咎。」將增益的能力用來作一番大事業,會大吉大利,無災無害。六三爻辭:「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意思是要將自己的能力用在救濟凶厄之事上,而且要本乎誠信,行事中庸,慎重而合禮地秉告上司。上九爻辭:「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恒。凶。」不將能力拿來幫助他人,反而用來攻擊他人,那就會招來凶險。

  「損」是一種修道功夫,對個人私欲要日損又損;而「益」則是一種學習功夫,對各種知識技能要精益求精;合而觀之,就是人生的減法與加法。但從前面的簡單介紹可知,義理派跟老子還是有所不同,對個人私欲,老子要「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而義理派則主張「酌損之」,適可而止才是理想的境界。對於增益自己的知識能力,老子並沒有明確指出它的用途,但義理派則明白表示必須用在救災解厄、經世濟民上頭才有意義。對欲望與能力的取捨和損益,代表儒家的義理派顯然能得到更多的認同與掌聲。

分享: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