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 象數易:參透天機的野望與虛實 4
遠古人類在面臨危疑情境時,都想藉窺探天機來趨吉避凶。而這個「天機」不管是神明意旨或自然法則,它們所透露的訊息通常是「簡短而曖昧」,可以有多種解釋,這除了能增加命中率外,更因為大家普遍認為天機不能洩漏太多,有賴人們費心去參透。在古希臘就有一個很有名的例子:
當波斯帝國的海上大軍壓境時,惶惶不安的雅典人到阿波羅神殿去祝禱,祈求阿波羅能指引他們一條明路,結果阿波羅透過女祭司說出了「信任木牆」這樣的神諭。但它太曖昧也太簡短,雅典人對神諭產生了多種不同的解釋:有人說神的意旨是要他們逃到以「木柵」做為防禦工事的衛城去,有人說是要他們趕造「木船」逃離雅典,有人說阿波羅是要他們打造「木船」和波斯人進行海戰。在一番激辯後,海戰派獲勝,於是雅典人造船出海迎戰,結果奇蹟般地殲滅波斯澤克西斯王的艦隊,改寫了歷史。
神雖給人訊息,但要怎麼判讀神諭或天機,以及接下來要採取什麼行動,都還是有賴人們自己去作決定。從心理學來看,神諭或天機最重要的功能是扮演激發人們去做各種思考的觸媒,同時增加人們採取各種行動時的信心。
相較之下,《易經》所提供的天機或神諭就顯得複雜許多,不只有卦象、卦辭、爻辭,卦爻辭裡還有敘事取象之辭、斷占語等,似乎太過「繁長而明確」。但因卦爻辭的長短不一,我們可以合理推測,它們很可能是逐漸被增添上去的,有些卦爻辭依然保有「簡短而曖昧」的原貌,譬如否卦的六三爻辭僅「包羞」兩字,恆卦的九四爻辭僅「田無禽」三字,晉卦的卦辭也只有一個敘事辭:「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這跟阿波羅神諭差不了多少,它們到底何所指?是吉是凶?都有賴解卦者或問卜者自行去參透。
「包羞」是什麼意思呢?有人說那是「因受縱容而胡作非為,終於召致羞辱」;有人說這是指「男歡女愛時,不要羞於啟齒,要用言語助興」;有人說那是「包容羞恥之事」,另有人說那是「用匏瓜做出珍饈」;這些不同的解釋就跟當年雅典人對「信任木牆」的爭論一樣,顯然會為筮問之事產生不同的啟發,然後導致不同的行動。
「田無禽」與「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也可以有多種不同解釋,因在下面相關篇章還會談到,此處就先按下不表。香港有賽馬會,不只供人觀賞,還可讓觀眾下注哪匹駿馬會脫穎而出、拔得頭籌,因為有賭注,所以就產生了很多預測術,而最受歡迎的就是呂洞賓的「扶乩選馬」。但乩仙呂洞賓不會直接告訴你能拔得頭籌的是哪匹馬,也不可能透露你下的注是吉是凶;因為每匹參賽的名駒都有一個漂亮的中文名字,特別適合以古典詩詞或文句來「暗藏玄機」,而每次馬會開賽前的呂祖乩文也都是一些「曖昧」的文句,譬如有一次的乩文是「武推趙子龍,文乃歐陽修」,觀眾只能根據這個「觸媒」去和參賽駿馬的名字進行「聯想」,如果你發現賽馬裡有一匹名叫「無敵」,你靈光一閃,於是投注在牠身上,結果你就贏了,因為那次賽馬剛好就是由「無敵」勝出。
不論古今中外,絕大多數的「天機」都具有這樣的特色。我們有理由相信,《易經》最早的卦爻辭很可能也如同希臘阿波羅的神諭,簡短而曖昧,可以做多種解釋,這有助於求問者和解卦者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發現新的契機、看到新的可能。然後再把思考所得和決定視為「神明指示」,藉以增加自己行動時的信心,因為這是一種很不錯的巧思,所以被很多民族所採行。但我們也必須承認,在《易經》裡,這樣簡短而曖昧的卦爻辭並不多,絕大多數都已被加上各式各樣的斷占語,因而變得複雜。但這種複雜並不是要人作更多樣的思考,它的用意是什麼呢?我們留待下節再予詳論。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