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55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欋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含德深厚的人,就好比天真爛漫的嬰兒。毒蟲不會刺傷他,猛獸不會撲捉他,凶鳥不會搏擊他。他的筋骨雖然柔弱,拳頭卻握得很牢固。不知道兩性交合,生殖器卻常常勃起,這是精氣純正的緣故。他整天號哭,聲音卻不會沙啞,這是和氣純厚的緣故。
認識自然的和諧之氣叫做「常」,認識「常」叫做「明」。貪求生活享受叫做「災殃」,用意念指使精氣叫做「逞強」。事物過分壯大,就會趨於衰老,這叫做「不合乎道」,不合乎道,很快就會結束。
【弈後語】
以前看過一則報導說,在美國某個鄉村,一位年輕的媽媽進屋後,發現她的小寶貝安靜地坐著,張大眼睛好奇地看著離他不遠處盤旋在地上的一條毒蛇。年輕媽媽嚇出一身冷汗,連忙抱起嬰兒退後,而那條毒蛇則昂然抬起頭來,作勢欲撲,但隨即快速溜走。
這似乎就是老子所說的「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欋鳥不搏」,為什麼能如此呢?因為嬰兒無知無識,對萬物沒有愛憎、恐懼、攻擊或防衛的差別心,他自然質樸、天真無邪地看待毒蛇,所以毒蛇也就沒有防他、傷他之意,兩者之間於是一片和諧。
老子認為含德深厚的人就像嬰兒般天真質樸,不只萬物不會傷害他,而且還精氣純正、和氣純厚,他特別舉了嬰兒的三個特徵來做為佐證。先說「號而不嗄」,我想很多人都有過「強顏歡笑」的經驗,勉強自己在人前露出笑容,久了就會覺得肌肉「很痠」,因為那種笑不自然,是「裝」出來的。那嬰兒為什麼哭整天卻不會聲音沙啞呢?因為他們的哭泣是自然的反應,各部位和諧協調,不做作就不會帶來傷害。
一定有人會覺得這很有說服力,並佩服老子的觀察入微。其實,醫院小兒科門診多的是因為哭太久聲音變沙啞而來求診的病例;被蚊蟲叮咬而皮膚紅腫、潰爛的嬰幼兒更比比皆是,還有被蟑螂、老鼠咬傷的……;老子的說法其實「漏洞很大」。至於「陰莖勃起」,的確經常可見,但大部分是嬰幼兒因好奇摸索,受刺激而勃起;也有因褲子太緊、棉被太暖、包莖、不衛生、蟯蟲症而導致勃起的,說它來自「精氣純正」,似乎是太一廂情願了。但這總比精神分析大師佛洛依德認為幼兒因玩弄陰莖而勃起,被父母呵斥而產生「去勢焦慮」的觀點(搞得大家都變得很焦慮)要「自然」與「純正」得多。
被老子拿來證明其觀點正確的所謂「普遍現象」,往往只是他的「選擇性認知」與「想當然爾」。我說這些,並不是要揶揄老子或故意找碴,而是覺得不管是誰說的,我們都要自己再思考,並加以辯證。但對老子接下來所說的我就非常贊同,而這才是他的重點:我們不僅要和萬物、更要讓自己的身和心維持自然和諧的關係(知和曰常),不要逞強或勉強自己用意念去指使精氣(心使氣曰強),譬如不想笑卻拼命擠出笑容、無法勃起卻一再在那裡捻三弄四,也就是純任自然、不做作。這當然會讓人聯想到天真無邪的嬰兒,老子之所以會對嬰兒做那麼多著墨,主要因為嬰兒乃最接近自然質樸的生命狀態。
有不少人也都提過嬰兒。譬如儒家的孟子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德國哲學家尼采則把「嬰兒」當作他「精神三變」裡的第三變。但孟子的「赤子之心」比較偏重心思上的純真善良,也就是在有所成就(大人者)後,仍保有善良的心性。而老子的嬰兒卻是「無心」的,基本上是無知無欲的;而且他接下來所說的「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似乎給人這樣的感覺:在人生的旅途裡,老子並不想有所壯大,去追求或成就什麼,而是希望人們能一直保持嬰兒般的天真質樸。
但我們不可能永遠當嬰兒,更不應該「拒絕長大」。其實,老子在第二八局裡就提過「復歸於嬰兒」,他應該是希望大家能「反璞歸真」,在人生的旅途裡,因虛矯做作而感到勞苦疲累時,能放下各種渴望、盤算、計較和顧慮,回歸嬰兒的天真無邪、自然質樸。尼采的「精神三變」正也有這種意思:尼采認為理想人生的第一個階段是先成為「駱駝」──雖然溫馴,但卻背負重擔、吃苦耐勞;第二個階段則變為「獅子」──勇猛而積極,有自己的主張,反抗各種束縛、掃除擋路的障礙;第三個階段才回歸為「嬰兒」──以天真無邪、質樸自然的心態去生活。雖然對「人生要怎麼過」,老子和尼采的看法有很大的差異,但他們都覺得「反璞歸真」是最高與最後的境界,也許這也是人類這種生物在地球上東奔西走這麼久後,心裡共同的想望吧?
理想的人生不是永遠當無憂無慮的嬰兒,拒絕長大;而是在長大成熟、南征北討後,能返老還童。
發佈留言